1.2万+科普资源进校园 1150座科技馆联动育人 中国科协为中小学科技教育注入新动能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副部长任海宏介绍科普资源支持中小学科技教育有关情况。(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摄)
新华网北京11月12日电 在12日教育部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副部长任海宏介绍了科普资源支持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有关情况。他表示,中国科协按照《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部署要求,通过一系列举措广泛动员科技工作者,着眼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注重培养科学精神,为新时代科技教育工作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能。具体举措包括:
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撑。中国科协充分发挥科协组织体系化资源供给和科普阵地社会力量集成优势,将中小学科技教育作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一项重点工作。推动在新修订的《科普法》中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把科普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在国务院部署实施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中,将青少年列为5大重点人群,明确要求提升基础教育阶段科技教育水平。目前正在研究制定《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6—2030年)》《中国科协“十五五”科普工作规划》,谋划助力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思路举措。
加强阵地和资源建设。目前全国科协系统管理的实体科技馆1150座,流动科技馆763套,科普大篷车1849辆,全年服务公众1.5亿人次。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支持免费的科技馆,从2021年的267座增加到2025年的448座。科普中国围绕“求知探索”“前沿科技”等主题集中传播中小学科技教育知识,制作、汇聚、发布相关科普资源1.2万余个,精选500余个优质科普资源,联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推广传播。1274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遍布各地、社会各行业,成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重要阵地。全国相关学会结合各自优势,建设特色科普阵地服务中小学生,例如:中国物理学会建设近300所“蒲公英计划基地学校”,定向免费推送优质科技科教资源;中国气象学会建设129所“气象教育特色学校”,开展校园气象科学实践和气象科普活动;中国航空学会建设542所“全国航空特色学校”,加强航空科技的普及。多样化阵地有效汇聚特色教育资源。
助力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创新开展教师培训,制定专业水平认证标准,主推“主题式研修”“骨干教师交流”“馆校合作实践”三个特色版块,研发课程案例900余项,万余名中小学科学教师和近40万名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参加线下培训,线上观看近千万人次,学员总体满意率达到96%。聚焦培育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科学方法特训营”活动万余场。持续实施中小学“英才计划”,由科学家“大先生”培养高中生“好苗子”,2013年以来4100多人次科学家担任导师,累计培养12827名创新后备人才。
开展“第二课堂”科普活动。2022年以来,全国科技馆联动1.4万余所中小学,开展“科学之夜”“科技馆大讲堂”等场景式、体验式活动4.8万场次,今年共动员7359所中小学校、356家科技企业及科研院所参与,开展各类活动2万余场次。今年首个全国科普月期间,各地各部门共组织活动50余万场,其中面向青少年的科普活动近20万场。4322家各级各类科普教育基地开展公益科普研学活动,线下参与超过2000万人次。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的“食品安全进万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的“机械科普进校园”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的“科跑中国”跑步与体能科普活动、中国电子学会科技志愿者行动等一系列品牌活动走进中小学校,受到中小学生热烈欢迎。
两级科协举办的106个“中学生高校科学营”促进高校与高中协同育人,每年万余名优秀高中生线下参加活动,其中半数以上营员来自县域高中。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已举办39届,历届参赛人次超过5亿,成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助力青少年成长成才、托举科技英才的高水平科普人才。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每年吸引近4000所学校、100万名学生来参与。今年我们启动了“同心筑梦”西部项目,组织1万名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及“老少边”地区学生参加科普研学。
开展“第二课堂”科普活动。2022年以来,全国科技馆联动1.4万余所中小学,开展“科学之夜”“科技馆大讲堂”等场景式、体验式活动4.8万场次,今年共动员7359所中小学校、356家科技企业及科研院所参与,开展各类活动2万余场次。今年首个全国科普月期间,各地各部门共组织活动50余万场,其中面向青少年的科普活动近20万场。4322家各级各类科普教育基地开展公益科普研学活动,线下参与超过2000万人次。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的“食品安全进万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的“机械科普进校园”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的“科跑中国”跑步与体能科普活动、中国电子学会科技志愿者行动等一系列品牌活动走进中小学校,受到中小学生热烈欢迎。
任海宏表示,下一步,中国科协将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学习借鉴各方面经验做法,进一步深化与教育部门的政策协同、工作联动、资源共享,努力为中小学科技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科协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