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30“中国角”活动聚焦中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成效经验
“中国碳达峰碳中和之路”边会12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中国角”举行。会议从多角度立体介绍中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成效和经验,向国际社会表达了中国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坚定决心与务实行动。 这是11月12日在巴西贝伦拍摄的“中国碳达峰碳中和之路”边会现场。记者 王天聪 摄 本次边会由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节能中心和中国循环经济协会联合主办,中外相关机构、社会组织和企业界百余位代表参加。 中国代表团团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李高指出,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全球性挑战,事关人类未来和各国发展。“十四五”期间,中国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能源转型加快,节能降碳稳步推进,森林碳汇能力显著提升,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为全球气候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表示,中国提出将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稳妥推进和实现碳达峰,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11月12日,嘉宾在巴西贝伦出席“中国碳达峰碳中和之路”边会。记者 王天聪 摄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强调,要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秉持多边主义,坚持务实合作,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行稳致远。 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司长王善成围绕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近日发布的《碳达峰碳中和的中国行动》白皮书,分享了中国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宣示五年以来的进展和成效。 他介绍说,中国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已培育6400多家绿色工厂和490余个绿色工业园区,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领跑全球;建成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可再生能源装机占全部发电装机比重接近60%,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提前6年多完成2030年目标;作为最大清洁技术出口国,提供了全球70%的风电设备和80%的光伏组件,推动风光发电成本大幅下降,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