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全球時事|洞察國際風雲
2025-03-18 17:24 星期二

湘潭大学:新增招生计划600人 打造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双引擎”

时间:2025-06-13 09:54 来源:快讯社

  新华网北京6月13日电 近日,湘潭大学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处长陶永峰做客新华网2025高考情报局,为广大考生和家长介绍学校优势学科、特色专业以及2025年招生计划等相关情况。

  Q1:请您简要介绍湘潭大学的基本情况。

  湘潭大学创办于1958年,是“双一流”建设高校、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湖南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湖南省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近年来,学校相继入选“英才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以及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获评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等荣誉。

  目前,学校已建成覆盖本科-硕士-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现有1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2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同时,学校具有推荐优秀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硕博连读、直博资格。

 Q2:湘潭大学有哪些优势学科?

  学校学科覆盖文、史、哲、理、工、经、管、法、教、艺等10大门类,形成了以数学为龙头的自然科学类优势学科群,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学等为代表的人文社科类优势学科群。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生态学等6个学科进入国际高水平学科行列;计算数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3个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此外,学校还拥有13个湖南省“十四五”重点学科。

  学校数学学科是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建有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数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智能计算与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教学科研平台;培养了包括2名中科院院士、多名知名数学家、众多国内高校数学学院院长和数学科研所所长、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得者、冯康科学计算奖获得者等一大批拔尖领军人才。

  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有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与中央党史研究室联合共建的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国家文物局与教育部联合设立的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拥有一流师资力量。

  学校法学学科拥有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等高层次平台,是湖南省唯一的国家级法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和全国法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国家级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有国家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最高人民法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基地”等国家级教学科研平台。2024年,获批纪检监察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成为全国同时拥有法学、纪检监察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6所高校之一。

  Q3:请您简要介绍学校特色专业?

  湘潭大学共有4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一流本科专业占招生专业计划的85%;学校还建有1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3个省级特色专业,9个国家级、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2个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

  学校现有招生专业中既有基础学科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化学等),也有热门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新工科专业,还有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汉语言文学等人文社科类专业。

  Q4:今年湘潭大学的招生计划是否有变化?招生专业有没有调整?

 学校增加招生计划600人。

  学校2025年本科招生计划将达到9010人,较2024年增加600人,增加的招生计划主要投放基础学科、理工科等专业。具体计划以上级有关部门批准的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为准。

 学校优化专业结构,停招部分专业。

  学校2025年招生专业减少至70个,一流本科专业招生计划超年度招生计划的85%。

  Q5:学校是否为学生搭建了政校企合作的平台?

  学校着力搭建政校企合作平台,构建“人才链、创新链和教育链”三链融合,实现精准对接和高效融合。我们先后与近100家企业、政府部门签订合作协议,搭建合作平台;合作内容包括科研创新、科研攻关与科研项目合作、平台共建与成果转化、人才联合培养、实习就业等多方面。上述平台的搭建,为进一步精准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赋能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产业与人才“双向奔赴”、相互成就,提供了坚实支撑和有力保障。

  同时,学校与300余家单位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通过校地、校企协作育人模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产学研结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Q6: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和培养项目?

 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开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学校自2014年以来,开设数学类韶峰班等9个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旨在培养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的拔尖创新领军人才和未来学术大师。学校为实验班提供优秀的成才环境,推行进组科研、学科竞赛全参与,推进名校、科研机构联合培养、交流学习。从已有毕业生情况来看,培养成效显著,学生成才率高。

  二是率先开办创业菁英班。2024年,学校创业学院在全国按教学学院单独招生,新增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程4个创业菁英班本科招生。创业菁英班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以区域经济发展和湖南产业发展需求为牵引,聚焦科创孵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复合型人才培养。创业菁英班实行双导师制度,动态进出管理机制,灵活弹性学制。

  三是创新开办韶峰科创班。学校2024年成立湘潭大学湘江卓越工程师学院,开办“韶峰科创班”,研究领域为机器人应用-低空经济方向。学生将完成设计思维、机器人技术、产品结构与电路设计、控制系统仿真等项目制课程学习,同时完成机器人应用创新综合项目;采用“一校对多企”的校企联合共建模式,实行校企双导师制引育,致力于培养能够系统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和以需求创新为导向的产业高、精、特、尖型卓越工程人才。“韶峰科创班”采用进校后选拔的方式,面向普通全日制在籍在读2025级本科生(不含中外合作办学、艺术学院),且高考科类为理科或考试科目中包含物理的学生。

 四是推进专业+微专业交叉复合型培养。学校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办学优势,聚焦新工科、新文科建设,推进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开设了一系列微专业供在校学生修读,包括芯片与传感技术、智能机器人工程、先进储能材料与器件、数据科学与智能决策、鸿蒙技术开发、智慧能源工程、数学建模与智能计算、元宇宙与数字文旅、数字经济与跨境交易、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

 Q7:学校有哪些独具特色的科研项目?

  一是强化基础研究。如: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黄云清教授的“几类偏微分方程高效算法研究”,针对偏微分方程求解过程中的计算效率瓶颈,取得系列标志性研究成果,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二是创新体制机制。学校与北京大学合作,共建湖南先进传感与信息技术创新研究院这一新型产学研合作研发平台;建成国内领先、中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微纳加工超净实验室。

  三是学科融合发展。例如:法学学部廖永安教授牵头,依托多个特色优势学科,与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共建“大数据与智慧司法研究中心”,成功申报科技部国家重大专项项目“智慧司法科学理论与司法改革科技支撑技术研究”,推动学校文、理学科实现进一步深度交叉融合发展。

  Q8:考生们有哪些途径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湘潭大学?

  学校将通过湘潭大学本科招生网、本科招生微信公众号、本科招生微信小程序等平台,发布各省具体招生咨询安排、政策宣讲等;同时,湘潭大学本科招生咨询官方QQ(800121058)和智能机器人问答系统,可提供AI咨询和招生工作专职老师精准人工咨询服务和问题答疑,学校招生网和微信公众号均有入口及链接。


外交部:将本着科学原则研究日方关于恢复水产品输华请求
外交部:坚决反对美国向中国台湾地区出售武器
测试视频
综合看点 查看更多>>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开幕
美“金穹”系统细节曝光 资金技术难题不少
调兵“夺回”首都 特朗普为何这样做
习近平同巴西总统卢拉通电话
多国谴责+民众抗议! 以军“接管加沙城”计划内外承压
纵横天下 查看更多>>
俄美总统会晤即将在安克雷奇举行
特朗普:俄若不同意停火将面临“非常严重后果”
对于“普特会”,欧洲尽显焦虑与无力
美媒:俄潜艇扩充计划将成美国“真正挑战”
科特迪瓦举行独立日阅兵典礼
联合国报告显示全球冲突地区的性暴力事件显著增长
威胁“重施制裁” 英法德致函联合国催伊朗恢复核谈判
缅甸勃固省的大象营地
伊朗副外长:可限制核活动,但绝不停止铀浓缩
特朗普准备单见普京 泽连斯基:这公平吗
英国首相斯塔默会见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
为何西方“承认潮”难阻以色列一意孤行
普京与金正恩通电话
“夺回首都”,特朗普要对流浪汉“下手”了
半岛电视台记者团队遭以军袭击 5人死亡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十次外长会在云南举行
我国科学家将锂电池能量密度和续航能力提高了2-3倍
中国代表驳斥美方在巴拿马运河问题上对中国无理指责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巡礼
2025第二十七届哈尔滨国际车展开幕
国台办发言人就赖清德散播错误二战史观答记者问
世界机器人大会售出机器人及相关产品超2亿元
7月快递发展指数同比提升5.2% 以旧换新政策为市场带来增量
我国首次完成载人月球探测任务揽月月面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
沪渝蓉高铁跨京杭运河斜拉桥主塔封顶
澳门将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
香港2025年年中人口较去年中维持不变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举办全运会主题击剑表演赛
邂逅香港原创粤语音乐剧的多元文化之美
成都世运会 | 诞生首金的徒步定向,为啥像一场“闭卷考”?
筑牢智能体发展安全根基
产业深观察|中国创新药: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 不断增强的全球竞争力
夏季空调这样用,省电还省心!
“购在中国”激活消费新引擎
“千年本草”中药新质生产力行动在京启动
最高法发布人民法院依法严惩医保骗保犯罪典型案例
护工骑手受伤谁买单 劳务关系赔偿有规则
公安部印发实施《关于依法打击知识产权犯罪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美最高法院为特朗普拆解教育部开绿灯
2024年吉林法院依法惩处毒品犯罪分子478人
道地药材连起“生态美”与“百姓富” 中药材乡村振兴示范行动走进隆回
一颗老汉瓜里的新疆故事:从 “带不出新疆” 到 “香飘千万家”
宁夏银川:“农光互补”助力绿色发展
一产“焕新”:黑土地上 田间满满硬科技
山东枣庄:甜蜜水果赋能乡村振兴
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是何关系
你不知道的真相
中国古代十大“情书”
榜下捉婿的由来
“一日三餐”的来历
前沿科技 查看更多>>
农机装备产业加速升级 企业抢滩高端智能市场
“智”造科技生活 共享美好未来
走近全球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 海浪变身“移动充电宝”
氢锂双引擎延伸工业无人机航线
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体验“机”智生活!
健康生活 查看更多>>
国家数据局:今年将推出数据产权等10余项制度
促进机器人产业实现更多创新突破
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我解锁了47号智能助手2.0
AI眼镜,可以戴上的“随身视界”
掌握核心技术,中国航天迈上新高度
实用技术 查看更多>>
参赛之前先去打个卡 机器人“爱宝”探店北京麦麦岛
浙大四足机器人打破百米冲刺吉尼斯世界纪录
人形机器人:从“跑起来”到“用得上”还要多久?
科学与健康丨帮助作物“优生优育”!首台全流程智能育种机器人来了
走近“脑机接口”,探秘如何“心想事成”
科普博览 查看更多>>
先睹为快!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京开幕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08组卫星
智能机器人的八大应用场景
算力互联里的“破立”之法
机器人时代正加速到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举行
从文化传承到友谊桥梁——一所马达加斯加侨校的历史变迁
博物馆不眠夜:上博古埃及文明大展开启168小时嘉年华
北京:“古都之脊”绽新彩 老城发展添活力
内蒙古扎赉特旗:多彩农牧民那达慕
这才叫国潮·一方文创千年墨痕化烛台:当《寒切帖》照进生活
职场转向,年轻人如何“稳稳落地”
AI时代,当少年与诗词相遇——从“词穷”到“开口皆诗词,出口即成章”
多所高校宣布延长研究生学制
高等教育择校新风向:考生为何青睐广东新设大学?
聚智赋能 共绘未来教育新图景 第十六届新华网教育论坛智慧教育展报名启动
男篮亚洲杯:中国男篮时隔十年再进四强
这个英国人发明的体育项目,非洲兄弟竟然这么强?
从边缘球员到女篮国手,罗欣棫的进阶之路
十五运会女篮资格赛:一边倒、两连胜
成都世运会|蹦床冠军“姐妹花”:在成都感受“4D环绕”般的支持
从生态“含绿量”看见县域发展“含金量”
创新消费场景 千年古城焕新生
《四库全书》里的鄱阳
洛阳市老城区委书记调研“人间烟火气、消费在老城”活动开展情况
内蒙古阿尔山:多彩文艺演出丰富市民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