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全球時事|洞察國際風雲
2025-03-18 17:24 星期二

北京中医药大学:“一部六院”育英才 开启强大师资伴学模式

时间:2025-06-12 10:15 来源:快讯社

  新华网北京6月12日电 日前,北京中医药大学招生与就业处处长申堃做客2025新华网高考情报局,为考生和家长介绍学校的招生计划和优势学科等情况。

 Q1:请简要介绍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基本情况。

  北京中医药大学是一所以中医药学为主干学科的全国重点大学,1956年建校,是唯一一所教育部直属的中医药院校。学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3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

  自建校之日起,历届北中医人,始终把建设中国顶尖的中医药大学作为办学目标,进入新时代,更是以建设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为愿景。建校69年来,学校始终引领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从最早1962年的“五老上书”匡正中医教育路径,到学校成为最早一批设立中医药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的单位,再到学校在中医药高等教育领域开创了多个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包括:首创中医教改实验班;首创中医学(岐黄国医班)、中药学(时珍国药班)、中西医结合医学(华佗班)三个中医药特色专业;开创中医经典等级考试;成为首批教育部拔尖计划2.0基地;获批国家拔尖人才培养未来学习中心建设项目等等。学校先行先试,在全国中医药院校发挥着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

 Q2:学校目前有哪些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

  学校坚持以中医药为主干学科,打造高峰学科聚集区,多学科协调发展。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3个“双一流”建设学科。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化学、生物与生物化学4个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在多次学科评估中,学校的师资队伍、毕业生质量、学科声誉等多项指标综合排名中,稳居全国中医药院校领先地位。在软科和校友会等高校排名中,始终位列全国26所独立设置的中医药院校之首。

  学校中医药专业特色鲜明,目前设有医学、工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等5个专业类别,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今年招生的15个专业,有14个是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Q3: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

  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多措并举,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抓党建引领。学校始终坚持加强党的建设,在党委领导下,统筹部署,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持续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

 二是抓学科平台建设。学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52个包括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在内的国家级平台为支持,以40家临床实践教学基地为体系,包括学校在京4家三甲中医院:东直门医院、东方医院、第三附属医院和房山中医院,全面培养学生科研和临床实践能力。

  三是抓师资队伍。学校名师云集,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医大师8人,有专任教师1822人,拥有一支由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和优秀中青年教师组成的强大师资队伍。

  四是抓教学改革。学校持续引领中医药人才培养改革,在长学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师承教育、医教协同等方面开展改革探索,以生为本,开创跨校“微专业”校际公选课;实施本科课程“领雁计划”;建设特色“一体化教学云平台”,以智慧教学“伴学”模式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近些年,我校先后有几十名同学,挺身而出主动救助急症病患。像马威望同学教科书式的心肺复苏术救治心脏骤停老人、师玥同学在北京地铁针灸救治低血糖晕倒女乘客等。充分展现学校培养的学生具有大医精诚的理想信念、过硬的医学专业技能和强烈的社会担当。

  学校人才培养也得到行业和社会广泛认可。近几年我校毕业生就业呈现“三高”特点,即就业率高、就业质量高、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高。80%以上毕业生从事与本专业相关工作,近三年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满意度平均达98%以上。学校为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医药卫生行业发展输送了大批高层次专业人才。

 Q4:学校今年在招生计划上有哪些调整和亮点?

  学校积极响应“优本扩容”政策,有序扩大本科招生规模,今年招生计划增加130人,且均投放到“双一流”专业,体现了学校真正实现增加优质本科教育供给的扩招理念。

  同时,今年学校招生政策还有几个亮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一部六院”协同育人创新

 一是“一部六院”项目。学校探索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等全国顶尖的科研院所联合培养新模式,首批建设4个交叉融汇协同育人专业。

  中医学(数智班),是中医学院与中国科学院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合作共建开设,在中医学五年制和中医学(实验班)学生入校后选拔,聚焦中医药优秀临床人才的人工智能、数学、系统科学交叉领域的创新能力培养。

  中药学(时珍国药正华班),是中药学院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药用植物研究所及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三所科研院所合作共建,升级原时珍国药班,采取双导师制联合培养,提升学生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

  生物工程(交叉创新班),是生命科学学院与中科院国家纳米中心联合共建,聚焦生物学前沿方向,改造原生物工程专业,聚焦“全球视野+科技实战”培养,为学生提供国家级科研平台与顶尖师资团队支持。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成思危拔尖人才班),是管理学院通过与中国科学院预测中心合作培养,升级原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培养精通大数据技术和有丰富健康医疗领域专业知识的复合型领军人才。

  我校“一部六院”首批4个建设专业,全部聚焦于人工智能+、医工交叉、理工交叉专业融汇创新,强强联合,改造升级原有专业培养方案,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及科研平台力量,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是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结合学科专业建设情况和人才培养情况,学校停招工商管理专业,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调整为公共事业管理(卫生管理),聚焦中医药特色管理专业建设。

 三是调整选考科目分组。针灸推拿学专业调整为不限定选考科目,将其与公共事业管理、法学、英语等专业合入不限定选考科目组招生。

  四是调整护理学录取批次。护理学专业不再区分“一本”“二本”,均调整为本科批次招录,入学后等同培养,符合条件可转专业。

 Q5:学校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方面有哪些探索?

  学校先后与31个国家和地区的118所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包括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2024年,我校校长唐志书代表学校与英国牛津大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同时,学校首创集医疗、教育、科研与文化传播于一体的“海外中医中心”,先后建立德国中医中心、澳大利亚中医中心、俄罗斯中医中心和美国中医中心,为海外中医药传播提供了“北中医方案”。

  学生在我校就读,有机会参与国际顶尖高校的学术交流、交换学习等各类活动,例如学校今年暑期将与英国牛津大学、美国耶鲁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高校,合作举办暑期访学活动,推荐学生出国互动学习,为促进师生国际交流搭建了良好平台。

  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我们欢迎每一位有志于中医药事业的青年才俊踏入岐黄殿堂之门,期待金秋时节在大美的良乡校区与你们相遇,欢迎大家报考北京中医药大学!


外交部:将本着科学原则研究日方关于恢复水产品输华请求
外交部:坚决反对美国向中国台湾地区出售武器
测试视频
综合看点 查看更多>>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釜山举行会晤
古巴纪念革命英雄卡米洛·西恩富戈斯遇难66周年
2025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在重庆开幕
科特迪瓦总统选举初步计票结果显示瓦塔拉胜选
李成钢:中美就稳妥解决多项重要经贸议题形成初步共识
纵横天下 查看更多>>
巴基斯坦军方消息人士称同意恢复与阿富汗会谈
愿推动韩中互惠合作 打造两国民众切身可感的成果——访韩国总统李在明
日本民众连日抗议日美首脑会谈
中方敦促加强国际反恐合作
中美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经贸磋商
俄外交部发言人:西方仍是虚假信息主要制造者
美政府“停摆”或致高达140亿美元经济损失
“停摆”之下 美国联邦食品救济将暂停
中朝共同举行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纪念活动
墨西哥:采收万寿菊 迎接亡灵节
以军再次空袭加沙 两日来致死上百人
荷兰议会众议院选举投票开始
俄外长:北约违背承诺 扩张“一刻也未停止”
喀麦隆现任总统比亚赢得连任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习近平主席韩国之行首日聚焦
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确定
王毅出席蓝厅论坛就落实全球治理倡议发表讲话
李强赴吉隆坡出席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
中加关系研讨会在加拿大渥太华举办
中国速度,重新定义“距离”
习近平主席推动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
中国以开放胸怀迎接中外文明交流热潮
中管企业、中管金融企业和中管高校干部职工以实干笃行贯彻落实全会精神
增强必胜信心 赢得战略主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锚定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目标
香港特区第八届立法会选举有序展开 再次彰显新选制优势
十五运会澳门赛区火炬传递路线公布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组织联合巡逻
大格局·大机遇·大舞台——台胞台企积极展望“十五五”
两岸学者:两岸交流出现新态势,统一进程不可逆转
山东博兴:积极构建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开拓智慧农业广阔空间
我国牵头制定的气候环境试验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中央财政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4.84亿元下达
把就业当作民生头等大事来抓
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法院先行调解案件数量增长明显
检察机关依法惩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维护网络清朗
首度“亮剑”!《广告法》精准打击AI伪造名人带货案
“一秒生成制服照”? AI岂能如此换装
人民法院40余年累计受理涉外海事案件8.8万件
26国代表齐聚山东潍坊 共话薯业高质量发展与全球粮食安全
陕西白水:苹果试验站铺就“致富路”
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小麦抗湿晚播培训月活动
加快农业数智化转型升级
科技赋能农业生产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探访中国农大肇东实验站
华容县人民医院做了这几件事,留住县域内70%以上胃肠肿瘤患者
仅30万人口的巨鹿,县医院如何跻身全省县域肿瘤防治标杆的?
顶级专家齐聚北京!第十届国家癌症中心结直肠癌学术会议-县域培训专题会议成功举办
县域肿瘤防治中心专家赋能,守护 “安且吉兮” 之地
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雷海潮介绍6项重点部署工作
前沿科技 查看更多>>
什么样的科学家能上太空
全球指标领先的全离子加速器装置调试成功
我国科研人员实现“人造太阳”关键核心材料制备
硬气的种子,智慧的农具!杨凌农高会照见农业未来
算力赛道升温 上市公司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健康生活 查看更多>>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 | 坐上无人驾驶eVTOL是啥感觉?
新“职”所向丨机器人的“教练员”
数字时代别落下银发一族
“二次号码”与“数字遗产”之困
智算中心规模跃阶式发展 投资规模持续扩大
实用技术 查看更多>>
2025马德里科技展开幕 聚焦数字未来
养老机器人如何加快“飞”入寻常百姓家
程鹏谈智能电动汽车“科技平权”
智能化成为机械行业升级新引擎
无人机“智慧巡检”打造低空经济新样本
科普博览 查看更多>>
前三季度我国软件业务 收入同比增长13%
中国科技馆推出系列老年科普活动
第八届进博会将展示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
“奋斗者”号回到三亚 载人深潜“双雄”在北极实现水下联合作业
加快建设自主可控的科学数据体系
镜头连中外 | 文心致远,延续中韩古城千年情缘
中国邮政发布《丙午年》特种邮票图稿
我国迄今发现时代最早的竹简在湖北展出
首届上海市民文化节妆造大赛收官
2025年“遇见中国”文化节在瑞士伯尔尼举行
2026年初中学考报名时间确定
教育部公布2025—2028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
10年,这支大学志愿团队帮乡里娃发现美
海南莫斯科动力大学(筹)加紧建设
教育部发布10条措施,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巴林亚青会:中国队游泳赛场收获4金
香港网球公开赛 | 张帅晋级女单次轮
公投获多数居民支持 慕尼黑距离再度举办夏奥会还有多远?
障碍跑世锦赛100米项目再现“兄弟对决”
拜仁喜迎12连胜 利物浦止住颓势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宁夏隆德:六盘山红色文旅提质升级促发展
华服“舞动”中原 激活文旅融合新动力
同程旅行与成都天府机场联合举办“与天府·遇世界”全球航旅嘉年华活动
福建首条第五航权客运航线开通
广东金林陨石坑为万年来世界最大规模小天体撞击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