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全球時事|洞察國際風雲
2025-03-18 17:24 星期二

北京中医药大学:“一部六院”育英才 开启强大师资伴学模式

时间:2025-06-12 10:15 来源:快讯社

  新华网北京6月12日电 日前,北京中医药大学招生与就业处处长申堃做客2025新华网高考情报局,为考生和家长介绍学校的招生计划和优势学科等情况。

 Q1:请简要介绍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基本情况。

  北京中医药大学是一所以中医药学为主干学科的全国重点大学,1956年建校,是唯一一所教育部直属的中医药院校。学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3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

  自建校之日起,历届北中医人,始终把建设中国顶尖的中医药大学作为办学目标,进入新时代,更是以建设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为愿景。建校69年来,学校始终引领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从最早1962年的“五老上书”匡正中医教育路径,到学校成为最早一批设立中医药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的单位,再到学校在中医药高等教育领域开创了多个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包括:首创中医教改实验班;首创中医学(岐黄国医班)、中药学(时珍国药班)、中西医结合医学(华佗班)三个中医药特色专业;开创中医经典等级考试;成为首批教育部拔尖计划2.0基地;获批国家拔尖人才培养未来学习中心建设项目等等。学校先行先试,在全国中医药院校发挥着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

 Q2:学校目前有哪些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

  学校坚持以中医药为主干学科,打造高峰学科聚集区,多学科协调发展。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3个“双一流”建设学科。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化学、生物与生物化学4个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在多次学科评估中,学校的师资队伍、毕业生质量、学科声誉等多项指标综合排名中,稳居全国中医药院校领先地位。在软科和校友会等高校排名中,始终位列全国26所独立设置的中医药院校之首。

  学校中医药专业特色鲜明,目前设有医学、工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等5个专业类别,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今年招生的15个专业,有14个是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Q3: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

  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多措并举,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抓党建引领。学校始终坚持加强党的建设,在党委领导下,统筹部署,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持续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

 二是抓学科平台建设。学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52个包括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在内的国家级平台为支持,以40家临床实践教学基地为体系,包括学校在京4家三甲中医院:东直门医院、东方医院、第三附属医院和房山中医院,全面培养学生科研和临床实践能力。

  三是抓师资队伍。学校名师云集,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医大师8人,有专任教师1822人,拥有一支由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和优秀中青年教师组成的强大师资队伍。

  四是抓教学改革。学校持续引领中医药人才培养改革,在长学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师承教育、医教协同等方面开展改革探索,以生为本,开创跨校“微专业”校际公选课;实施本科课程“领雁计划”;建设特色“一体化教学云平台”,以智慧教学“伴学”模式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近些年,我校先后有几十名同学,挺身而出主动救助急症病患。像马威望同学教科书式的心肺复苏术救治心脏骤停老人、师玥同学在北京地铁针灸救治低血糖晕倒女乘客等。充分展现学校培养的学生具有大医精诚的理想信念、过硬的医学专业技能和强烈的社会担当。

  学校人才培养也得到行业和社会广泛认可。近几年我校毕业生就业呈现“三高”特点,即就业率高、就业质量高、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高。80%以上毕业生从事与本专业相关工作,近三年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满意度平均达98%以上。学校为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医药卫生行业发展输送了大批高层次专业人才。

 Q4:学校今年在招生计划上有哪些调整和亮点?

  学校积极响应“优本扩容”政策,有序扩大本科招生规模,今年招生计划增加130人,且均投放到“双一流”专业,体现了学校真正实现增加优质本科教育供给的扩招理念。

  同时,今年学校招生政策还有几个亮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一部六院”协同育人创新

 一是“一部六院”项目。学校探索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等全国顶尖的科研院所联合培养新模式,首批建设4个交叉融汇协同育人专业。

  中医学(数智班),是中医学院与中国科学院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合作共建开设,在中医学五年制和中医学(实验班)学生入校后选拔,聚焦中医药优秀临床人才的人工智能、数学、系统科学交叉领域的创新能力培养。

  中药学(时珍国药正华班),是中药学院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药用植物研究所及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三所科研院所合作共建,升级原时珍国药班,采取双导师制联合培养,提升学生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

  生物工程(交叉创新班),是生命科学学院与中科院国家纳米中心联合共建,聚焦生物学前沿方向,改造原生物工程专业,聚焦“全球视野+科技实战”培养,为学生提供国家级科研平台与顶尖师资团队支持。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成思危拔尖人才班),是管理学院通过与中国科学院预测中心合作培养,升级原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培养精通大数据技术和有丰富健康医疗领域专业知识的复合型领军人才。

  我校“一部六院”首批4个建设专业,全部聚焦于人工智能+、医工交叉、理工交叉专业融汇创新,强强联合,改造升级原有专业培养方案,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及科研平台力量,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是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结合学科专业建设情况和人才培养情况,学校停招工商管理专业,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调整为公共事业管理(卫生管理),聚焦中医药特色管理专业建设。

 三是调整选考科目分组。针灸推拿学专业调整为不限定选考科目,将其与公共事业管理、法学、英语等专业合入不限定选考科目组招生。

  四是调整护理学录取批次。护理学专业不再区分“一本”“二本”,均调整为本科批次招录,入学后等同培养,符合条件可转专业。

 Q5:学校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方面有哪些探索?

  学校先后与31个国家和地区的118所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包括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2024年,我校校长唐志书代表学校与英国牛津大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同时,学校首创集医疗、教育、科研与文化传播于一体的“海外中医中心”,先后建立德国中医中心、澳大利亚中医中心、俄罗斯中医中心和美国中医中心,为海外中医药传播提供了“北中医方案”。

  学生在我校就读,有机会参与国际顶尖高校的学术交流、交换学习等各类活动,例如学校今年暑期将与英国牛津大学、美国耶鲁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高校,合作举办暑期访学活动,推荐学生出国互动学习,为促进师生国际交流搭建了良好平台。

  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我们欢迎每一位有志于中医药事业的青年才俊踏入岐黄殿堂之门,期待金秋时节在大美的良乡校区与你们相遇,欢迎大家报考北京中医药大学!


外交部:将本着科学原则研究日方关于恢复水产品输华请求
外交部:坚决反对美国向中国台湾地区出售武器
测试视频
综合看点 查看更多>>
马杜罗:委内瑞拉将在全国284个“前线”地点部署防御力量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开幕
第80届联大开幕古特雷斯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团结
习近平会见葡萄牙总理蒙特内格罗
全球发展倡议:惠及各国民众的公共思想产品
纵横天下 查看更多>>
巴西前总统博索纳罗策划政变罪名成立 获刑27年零3个月
以色列袭击卡塔尔:地区局势的危险拐点?
马克龙任命勒科尔尼为法国新总理
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线上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俄总统新闻秘书:全球治理倡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倡议”
内塔尼亚胡称“不会有巴勒斯坦国”
冯德莱恩:欧盟正推进新一轮对俄制裁和援乌举措
以色列在卡塔尔突袭细节曝光 美国试图撇清关系
“谎言工厂”——起底美国认知战的历史与套路
2025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在云南昆明开幕
联合国安理会就卡塔尔遭袭表示谴责
政治盟友被枪杀 特朗普下令降半旗
“南”望云南!媒体智库代表踏访彩云之南感知中国魅力
中俄蒙举行“边防合作-2025”联合演练
泰国当选总理阿努廷开始组建内阁
中国服贸会汇聚共赢发展的全球和声
我国油气与铀矿实现重大找矿突破!
我国再添4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渤海亿吨级油田又一油气平台完成海上安装
习近平引领中国和平发展的时代启示
全国工会推动平台算法和劳动规则协商取得积极进展
吉林:追“风”逐“电”激发转型升级新脉动
展国之威仪 铸军之荣耀——走近阅兵场上的仪仗兵
AI创意视频丨上合诗篇
中阿经贸合作助力经济全球化进程
第33届澳门国际烟花比赛汇演揭幕
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鼓舞港澳各界谱写“一国两制”新篇章
蓝图变实景——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呼之欲出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在内地设立首个“港澳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港交所2025年上半年收入创历史新高
天山雪莲:岩石缝隙里的生命绽放
内蒙古额尔古纳:万亩麦田迎秋收
乃东:高原沃土的产业振兴之路
筑牢智能体发展安全根基
产业深观察|中国创新药: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 不断增强的全球竞争力
他信抵达泰国最高法院 “14楼案”今日宣判决定是否重新服刑
法院裁决在即,佩通坦命运如何
最高法发布人民法院依法严惩医保骗保犯罪典型案例
护工骑手受伤谁买单 劳务关系赔偿有规则
公安部印发实施《关于依法打击知识产权犯罪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荔林水乡”北大村焕发文旅新活力
乡村产业振兴,巫山脆李为什么行?
矿山“焕新”后,成了游客眼里的“香饽饽”
道地药材连起“生态美”与“百姓富” 中药材乡村振兴示范行动走进隆回
一颗老汉瓜里的新疆故事:从 “带不出新疆” 到 “香飘千万家”
民国时期的多个第一
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是何关系
你不知道的真相
中国古代十大“情书”
榜下捉婿的由来
前沿科技 查看更多>>
浙江省人形机器人产业技术联盟成立
2025年服贸会抢先看:机器人显身手 新技术集中亮相
我国正在制定84项人工智能国家标准
搭上“人工智能+”行动快车 产业互联网迎新机遇
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见闻:千行百业激活“数智能量”
健康生活 查看更多>>
2024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授权量达50万件 位居全球第一
苹果公司推出迄今最薄苹果手机
来2025东亚海洋博览会 看机器人如何“点亮”未来生活
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更懂“人心”的智能机器人走进中国寻常百姓家
实用技术 查看更多>>
用AR眼镜解锁服贸会里的“科技范儿”
新技术新成果集中亮相2025年服贸会
我国拟修改网络安全法
智能机器人大显身手 智博会上看“智造”
两部门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稳增长行动方案
科普博览 查看更多>>
聚焦人工智能 共促数贸发展 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将举办
龙头企业整合加速 半导体行业并购活跃
大国院士:“千里眼”的守望者贲德
平均约11小时新增一家!中国人工智能企业突破5000家
搭上“人工智能+”行动快车 产业互联网迎新机遇
新疆:萨玛瓦尔舞翩跹
四大石窟、五个佛像窖藏地文物首聚兰州
西安:老厂房“变身”影视基地
河南贾湖遗址发现中国最早木棺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音乐会在阿拉木图举行
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 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
八载援疆初心如磐 深耕能化躬行致远
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通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出台
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我国完成高校20%学科专业调整
庆祝第41个教师节,教育部通知来了
香港羽毛球公开赛:女双头号种子刘圣书/谭宁无缘八强
“四冠王”胡凯:越冷静,越“幸运”
全国击剑锦标赛:江苏队男佩团体四连冠
全国击剑锦标赛:吴采遥再夺女重个人冠军
世界田联洲际巡回赛北京站:中国选手收获四金
颐和园昆明湖南岸景观提升
三星堆文化旅游发展区一期明年建成
云南弥勒:艺术赋能 打造特色文旅新地标
“电影+”点燃暑期文旅消费热潮
贵州从江:月亮山现云海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