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全球時事|洞察國際風雲
2025-03-18 17:24 星期二

人形机器人:从“跑起来”到“用得上”还要多久?

时间:2025-08-13 10:18 来源:快讯社

  从登上春晚表演到人机共跑“半马”,从绿茵场上踢球到拳击台上打擂……人形机器人技术和产业的快速发展引人关注。

  人形机器人能进厂打螺丝、进家做家务了吗?真正“让机器人干活”,还需要多久?带着这些问题,“新华视点”记者走进正在北京举办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寻找答案。

  技术突破: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化

  “加油!加油!”大会现场,宇树科技展台被人群围得水泄不通,助威呐喊声不断传出——

  人群中央的拳台之上,两个佩戴头盔、拳套的人形机器人出拳凌厉迅猛、回旋踢行云流水,被击倒后迅速起身,引得现场观众阵阵惊呼。

  “升级后的G1格斗款人形机器人采用最新一代技术。”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说,机器人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进一步提升,出拳速度更快、力道更大、动作更丝滑。

 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展馆内,观众在宇树机器人展台观看机器人拳击展示(8月11日摄)。

  穿梭在大会现场,各类人形机器人展品令人目不暇接。在家庭场景中,星海图新款机器人吸引观众驻足。随着一句“请收拾一下床铺”的指令,机器人在随意布局的场景中自如移动,精准智能地把床铺好。

  “我们自研的端到端模型可以实现从图像、自然语言指令到全身23个自由度关节的执行和控制,让智能体验更加触手可及。”星海图市场高级经理张宇佳说。

  多家零部件企业也带来了最新产品,如覆盖机器人“手足关节”的六维力传感器、高灵敏度的柔性电子皮肤、让机器人获得全面环境信息的视觉产品……核心零部件的突破,让人形机器人更加“类人”。

  从2023年《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出台,到今年“具身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政策推动下,作为具身智能的最典型形态,我国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化,实现了从稳定行走到动态奔跑等关键技术能力的跨越,推动具身智能从“实验室技术”迈向“规模化应用”。

  需求牵引:从实验室加快走向市场

  替代人工在风险环境中进行化学品定期取样,进入超市、药店执行取货、物品递送等工作,在家政康养、安保巡检等场景中解放人力……大会上展示的种种应用场景,展现出人形机器人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产业化步伐显著加快。”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徐晓兰说,去年还以技术原型展示为主,今年已有多家企业实现小批量交付,市场需求从概念验证转向实际采购。

  8月8日,观众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观看展示的一款灵巧手。

  一直深耕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今年凭借技术底蕴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人形机器人一旦实现全面突破,发展空间将远超工业机器人;企业都担心,如果现在不做技术储备自己会落后。”新松公司品牌与文化管理中心总经理哈恩晶说。

  记者在优必选展台看到,智能制造场景下,几台人形机器人正在协同完成分拣、搬运等任务。该公司机器人已在国内多家新能源车厂积累近20个月的实训经验。

  优必选首席品牌官谭旻介绍,20台优必选人形机器人即将批量进入东风柳汽工厂的生产线,“目前人形机器人平均生产效率仅相当于人的30%至40%,预计到2027年年初可提升至80%左右”。

  如果说工业是人形机器人能较快规模化应用的场景,那么,走进家庭服务个人,则是很多企业追求的长远目标。

  北京加速进化公司已向全球用户交付数百台人形机器人,主要用于机器人足球赛事和教育普及,通过踢球全面训练机器人的运动、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同时培养开发者生态,为未来在家庭场景的深度应用开发积累技术支撑。

  8月8日,观众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与机器人踢足球。

  业内人士表示,资本和舆论的热潮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的估值和商业化进度有所出入,拔高了社会公众对人形机器人能力的认知和预期。不过,大部分人仍认为,人形机器人市场的“过热”状态在当下利大于弊。

  “人形机器人发展几十年来一直处于科研范畴,近两年得益于人工智能的发展,资本和人才涌入这一赛道,也在推动整个行业加快前进。”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灵宝CASBOT创始人兼董事长张正涛说。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医工交叉研究所所长徐光华表示,人形机器人的技术突破,还能外溢到其他机器人和服务场景中,带动整个机器人产业及相关行业发展。

  保持耐心:大规模商用还需一定时间

  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年)》预计,2045年后,我国在用人形机器人超过1亿台,进入各行业领域,整机市场规模可达约10万亿元级别。

  尽管前景广阔,但当前人形机器人仍处于商业化早期阶段,距离真正实现“实用化、好用化”,还需一定时间,行业期望资本和社会给予足够的耐心。

  北京加速进化公司副总裁赵维晨说:“进展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快。预计3年内,家用人形机器人可以实现对话、遛狗、取快递等简单的交互陪伴;5到10年后,能够做家务、做饭、搀扶老人的通用机器人才能真正落地。”

  8月8日,观众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观看展出的智能机器人。

  技术层面,人形机器人由本体、负责运动控制的“小脑”和负责感知决策的“大脑”构成。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本体与“小脑”方面的技术仍需迭代,但已取得一定进展,“大脑”则是制约发展的明显短板。

  徐光华认为,3至5年内,特定场景和产品形态会逐渐成熟,产生一批点上应用;5至10年后,出现具备泛化能力和大规模商用的人形机器人;10至15年后,人形机器人将对社会形态产生很大影响。

  “如果哪天我们在场馆里看到一个机器人走来走去,随意和机器人说一句话它就能帮我们干一些事情,才算到了一个比较好的临界点。”王兴兴说。

  相较传统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拥有更强的人机交互和情感交流能力,用户对产品的安全性要求更高,导致产品软硬件复杂度高、成本高。

  徐晓兰认为,一方面要通过政策引导供应链国产化,推动规模化量产降本;另一方面要发展模块化、标准化设计,降低定制化生产成本,逐步实现性能达标、成本可控、安全稳定。

  部分受访专家也建议,采取“以推广应用促进产品提升”的发展路线,通过“先用起来”让产品“更好用”,再带动“更多应用”,进而实现“生态拓展”。此外,积极探索推广人形机器人租赁服务,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商业应用模式。


外交部:将本着科学原则研究日方关于恢复水产品输华请求
外交部:坚决反对美国向中国台湾地区出售武器
测试视频
综合看点 查看更多>>
调兵“夺回”首都 特朗普为何这样做
习近平同巴西总统卢拉通电话
多国谴责+民众抗议! 以军“接管加沙城”计划内外承压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
美印博弈,印度真的会选择“硬刚”吗?
纵横天下 查看更多>>
对于“普特会”,欧洲尽显焦虑与无力
美媒:俄潜艇扩充计划将成美国“真正挑战”
科特迪瓦举行独立日阅兵典礼
面对美国关税大棒,日印领导人发声
巴西就美加征关税向世贸组织提请磋商
缅甸勃固省的大象营地
伊朗副外长:可限制核活动,但绝不停止铀浓缩
特朗普准备单见普京 泽连斯基:这公平吗
研究推断洛杉矶野火实际致死人数多于发布数字
中欧班列“东通道”今年累计通行班列超3000列
普京与金正恩通电话
“夺回首都”,特朗普要对流浪汉“下手”了
半岛电视台记者团队遭以军袭击 5人死亡
美俄领导人将于8月15日在美国阿拉斯加州会晤
世卫组织:加沙民众陷入饥饿和疾病 国际社会应持续提供人道援助
中国代表驳斥美方在巴拿马运河问题上对中国无理指责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巡礼
2025第二十七届哈尔滨国际车展开幕
新时代人民军队军旗体系
2025年国际粮食减损大会观察
7月快递发展指数同比提升5.2% 以旧换新政策为市场带来增量
我国首次完成载人月球探测任务揽月月面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
沪渝蓉高铁跨京杭运河斜拉桥主塔封顶
山西上半年非常规天然气产量创新高
新疆独库公路正值旅游旺季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举办全运会主题击剑表演赛
邂逅香港原创粤语音乐剧的多元文化之美
成都世运会 | 诞生首金的徒步定向,为啥像一场“闭卷考”?
民族舞剧《红楼梦》亮相香港
台湾青年在闽研学追寻历史文脉与创新热土
产业深观察|中国创新药: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 不断增强的全球竞争力
夏季空调这样用,省电还省心!
“购在中国”激活消费新引擎
“千年本草”中药新质生产力行动在京启动
未来城市更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最高法发布人民法院依法严惩医保骗保犯罪典型案例
护工骑手受伤谁买单 劳务关系赔偿有规则
公安部印发实施《关于依法打击知识产权犯罪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美最高法院为特朗普拆解教育部开绿灯
2024年吉林法院依法惩处毒品犯罪分子478人
道地药材连起“生态美”与“百姓富” 中药材乡村振兴示范行动走进隆回
一颗老汉瓜里的新疆故事:从 “带不出新疆” 到 “香飘千万家”
宁夏银川:“农光互补”助力绿色发展
一产“焕新”:黑土地上 田间满满硬科技
山东枣庄:甜蜜水果赋能乡村振兴
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是何关系
你不知道的真相
中国古代十大“情书”
榜下捉婿的由来
“一日三餐”的来历
前沿科技 查看更多>>
走近全球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 海浪变身“移动充电宝”
氢锂双引擎延伸工业无人机航线
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体验“机”智生活!
“所有试验都是为了确保登月航天员的安全着陆和返回”
低空经济发展需要科技的强大支撑
健康生活 查看更多>>
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我解锁了47号智能助手2.0
AI眼镜,可以戴上的“随身视界”
掌握核心技术,中国航天迈上新高度
北京首家机器人主题餐厅来了!记者实探“色香味”
科技政策“瘦身强体”释放制度“红利”
实用技术 查看更多>>
人形机器人:从“跑起来”到“用得上”还要多久?
科学与健康丨帮助作物“优生优育”!首台全流程智能育种机器人来了
走近“脑机接口”,探秘如何“心想事成”
七部门: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在这家AI体验馆看见未来养老“科技范”
科普博览 查看更多>>
智能机器人的八大应用场景
算力互联里的“破立”之法
机器人时代正加速到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举行
遏制健康领域“伪科普”生存空间
我科学家借陨石揭秘月球“婴儿期”
博物馆不眠夜:上博古埃及文明大展开启168小时嘉年华
北京:“古都之脊”绽新彩 老城发展添活力
内蒙古扎赉特旗:多彩农牧民那达慕
这才叫国潮·一方文创千年墨痕化烛台:当《寒切帖》照进生活
“经纬华章——清代、民国织绣艺术品专场”展览在京启幕
AI时代,当少年与诗词相遇——从“词穷”到“开口皆诗词,出口即成章”
多所高校宣布延长研究生学制
高等教育择校新风向:考生为何青睐广东新设大学?
聚智赋能 共绘未来教育新图景 第十六届新华网教育论坛智慧教育展报名启动
求学圆梦行动帮助240多万农民工实现学历与能力提升
从边缘球员到女篮国手,罗欣棫的进阶之路
十五运会女篮资格赛:一边倒、两连胜
成都世运会|蹦床冠军“姐妹花”:在成都感受“4D环绕”般的支持
成都世运会 | 诞生首金的徒步定向,为啥像一场“闭卷考”?
男足金球奖候选名单揭晓 “大巴黎”九人入围
《四库全书》里的鄱阳
洛阳市老城区委书记调研“人间烟火气、消费在老城”活动开展情况
内蒙古阿尔山:多彩文艺演出丰富市民夜生活
湖南桂东:“凉资源”催生“热文旅”
暑热高温催生文旅新“夜”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