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全球時事|洞察國際風雲
2025-03-18 17:24 星期二

激光武器——“光之利刃”走向战场

时间:2025-07-14 09:57 来源:快讯社

  英国“龙火”系统。

  美国“定向能机动近程防空系统”。

  以色列“铁束”系统。

  日本激光-微波混合防御系统。

  在硝烟弥漫的现代战场上,当人们在关注导弹、火炮的威力时,一种新型装备正在悄然崛起。它就是激光武器。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随着一道肉眼几乎不可见的高能光束瞬间划过海天,数千米外的无人机随之毁损坠落,整个过程静默无声。

  与传统武器装备不同,激光武器有不少优势:不需要其他弹药、不产生后坐力、能以光速打击目标、单次拦截成本较低等。值得关注的是,这一“光之利刃”如今已从实验室走向战场,开始改变现代战争中的攻防格局。那么,激光武器的杀伤原理是什么?各国激光武器发展现状如何?未来将朝哪些方面发展?请看本期解读。

  威力从何而来

  激光武器是指利用发射的激光束直接毁伤目标或使之失能的定向能武器,其“锋刃”就是可以集中释放的光束能量。激光抵达目标时,能量会聚焦在目标极小的面积上,瞬间转化为热能,以此烧穿金属、引爆弹药或损毁精密电子设备。

  太阳在人们印象中已足够亮,但一台巨脉冲红宝石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比太阳还亮200亿倍。激光并非能量大,而是激光的能量非常集中。红宝石激光束能穿透3厘米厚的钢板,总能量却煮不熟一个鸡蛋。正是这种“极端聚焦”特性奠定了激光成为精准破坏利器的基础。

  除了高精度、能量高度集中的特点,激光还具有可光速抵达的优势,这使激光武器的攻击速度快如闪电。此外,激光武器还具备出色的抗干扰能力。

  激光武器的作用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穿孔,即用高功率、高密度的激光束使靶材表面急剧熔化、蒸发并向外喷射,反冲力形成冲击波,从而击毁目标。二是层裂,靶材表面吸收激光能量后,原子被电离,离子云向外膨胀喷射形成应力波向深处传播,造成靶材被拉断。除此之外,等离子体还能辐射紫外线或X光,破坏目标结构和电子元件。

  根据应用场景和打击对象的不同,激光武器可分为致盲型、近距离战术型和远距离战略型几种。

  致盲型激光武器常见于机载设备及小型枪械,通过向目标光电传感器或目标操作人员发射高强度光束,使飞行员眼睛或相关传感器暂时或永久“失能”。1982年英阿马岛海战中,英国军舰上装备的激光致盲武器,使阿根廷多架飞机失控、坠毁或误入英军火力网。

  当前的近距离战术型激光武器功率通常在100千瓦以下,射程不超过20千米,主要用来攻击飞机、无人机等目标。美国陆军部署的“定向能机动近程防空系统”采用50千瓦级光纤激光器,集成在“斯特瑞克”装甲车上,据称能在6秒内损毁1.5千米外的无人机。德国莱茵金属公司研发的50千瓦级高能激光武器系统,使用光束合成技术,曾在试验中成功拦截2千米外的迫击炮弹,系统反应时间约2秒。这些系统采用自适应光学技术,配备先进红外追踪系统,单次拦截成本不足10美元,但在雨雾环境下效能会降低40%以上。随着功率提升至100千瓦级,这类激光武器未来或被用于应对巡航导弹的威胁。

  远距离战略型激光武器功率通常在兆瓦级以上,射程大于1000千米,主要用于攻击洲际导弹、太空中的侦察卫星和通信卫星等。例如,美国“天基激光综合飞行实验(SBL-IFX)”验证了太空激光反导能力,在模拟试验中精准摧毁了1000千米外的弹道导弹靶标。2009年,美在“机载激光实验室”项目中,用改装的波音747搭载兆瓦级氧碘化学激光器,测试拦截了550千米外处于助推段的弹道导弹。同时,这些试验和测试也暴露出上述激光武器在能源供应和散热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各国纷纷研发

  20世纪70年代,美国率先提出利用大型作战飞机搭载激光发射器的构想,拉开了激光武器研发帷幕。

  当时,美国研制出实验型机载激光系统ALL(二氧化碳气体激光器),将其搭载在NKC-135A大型军用飞机上,在后续实验中成功拦截了AIM-9B“响尾蛇”导弹,初步展示了其在军事上的应用前景。但该激光系统体积太大、射程不足,难以进行实战部署。

  后来,美空军相继研制出第二代激光武器ABL(化学氧-碘激光器)及该激光武器的“简配版”ATL(化学氧-碘激光器),在减小体积和增加射程方面取得一定成效。这些研究,为美国研发如今的先进战术激光武器奠定了基础。

  在激光武器研发方面,其他国家也纷纷试水,但研发使用进度不一。在这一背景下,全球激光武器发展呈现出鲜明特征。

  部分达到实战应用水平。以色列“铁束”系统作为较早投入实战的高能激光防御系统,采用100千瓦级光纤激光器,有效射程达10千米。韩国国防科学研究所研发的Block1反无人机激光武器系统于2024年正式量产,该系统据称拦截成本非常低。英国“龙火”系统在2024年初的测试中成功摧毁3.2千米外的无人机目标,预计2027年前列装。其他一些国家研发的激光武器,也有部分从实验室走向战场。

  主要应用于反无人机。激光武器应用于反无人机的定位,源于战场的迫切需求。美国陆军“定向能机动近程防空系统”已部署在欧洲多个军事基地,专门应对小型无人机威胁;德国莱茵金属公司测试50千瓦级激光防空系统时,曾在15秒内连续击落5架无人机;沙特部署的“寂静狩猎”系统则创下单日拦截13架无人机的纪录。

  日益重视体系融合。值得关注的是,更多激光武器新项目逐渐体现出融入体系的趋势。比如,俄罗斯宣称“佩列斯韦特”系统已具备反卫星能力,并计划将其融入S-500防空体系;日本在2024年国防预算中拨款3.7亿美元,用于研发激光-微波混合防御系统。美国将激光武器纳入“综合防空反导”体系架构,作为最后拦截手段;法国“天基监视与拦截系统”计划包含激光反导卫星星座;印度启动的“国家定向能武器计划”试图构建陆海空天多维激光防御网络。多国重视体系融合的原因,在于这种努力不仅能提升拦截效率,还可能大幅改变未来战场攻防态势。

  致力突破短板

  激光作为定向能,目前广泛应用于武器装备的情报侦察、火控制导、精确瞄准等环节。同时,作为一种完整的武器系统,凭借效费比高等优势,它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今后,激光武器的发展将聚焦所暴露的短板,重点突破能量屏障,不断改进完善。具体来说,它将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发展——

  向小型化发展。为了实现机动灵活部署,新一代激光武器系统将采用更为科学的设计,减轻重量和体积,能够适配多种轻型作战载具,包括无人机和无人水面舰艇等。去年5月,澳大利亚测试了其首款定向能武器——Fractl便携式高能激光武器。据称,该武器只有手提箱大小,可在500米范围内摧毁时速达100千米的微型无人机。

  提升战场适应性。当前,激光武器的使用常受到恶劣环境影响,进而出现能量损耗,削弱其威力。如以色列的“铁束”系统,遇到下雨、沙尘暴天气,战力就大打折扣。因此,如何有效克服这方面短板,将是激光武器研发的重点,以确保其在各种环境下都能稳定发挥作用。

  解决散热难题。激光武器在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散热,设备性能会急剧下降,出现寿命缩短甚至瞬间“罢工”问题。当前,各国科研机构和军事企业已开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此问题展开研究。除使用传统散热方式外,一些国家已将目光投向新型材料、新型散热结构和散热系统。

  多种技术融合。今后激光武器的发展将深度融合多领域前沿技术,以形成更高效的作战体系。一方面,与电磁发射技术协同运用——借助电磁炮的超高初速,快速投送激光作战单元至目标区域,实现“电磁投射+激光打击”的复合打击模式。另一方面,通过融合量子精密测量技术,显著提升光束控制精度;结合纳米级光学材料的应用,优化激光器的能量转换效率,实现发射系统的轻量化设计。这种跨领域技术的集成,或将推动激光武器在射程、精度和可靠性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

  输出更高功率。随着光束能量的持续提升,研发人员或将谋求激光武器对远程战略目标和集群目标的硬杀伤能力。目前,很多国家在积极研发新型激光材料和激光发射技术,以实现更高功率激光的输出。这种研究有望推动战术激光武器进入兆瓦时代,使单次照射能量达到毁伤重型装备的水平。同时,超高功率激光武器在将来可能成为研发重点,以进一步拓展反导、反卫星能力。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与战场需求的拉动,激光武器在攻防领域的应用潜力将不断释放,成为未来智能化战场上的制胜利器。从某种程度上说,在这个“发现即摧毁”的时代,谁掌握了先进激光武器,谁就多了一分打赢未来战争的胜算。

    外交部:将本着科学原则研究日方关于恢复水产品输华请求
    外交部:坚决反对美国向中国台湾地区出售武器
    测试视频
    综合看点 查看更多>>
    毛中关系牢固且强有力——访毛里塔尼亚总统加兹瓦尼
    遭历史性惨败 石破茂面临严峻执政危机
    欧洲理事会主席、欧盟委员会主席将访华并举行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
    金砖国家媒体智库携手发声 共绘“大金砖合作”与全球南方新图景
    美国为何突然威胁对俄征收100%关税?
    纵横天下 查看更多>>
    40多年来美国第三次“退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深表遗憾”
    商务部:坚决反对欧盟第18轮对俄制裁列单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
    以叙达成停火协议的背后
    俄外交部发言人:俄愿与乌克兰进行第三轮谈判
    联合国机构:800多名加沙人在获取食物过程中遇难
    孟加拉国空军一教练机坠毁 至少19人死亡
    中国杂技在俄罗斯摘金夺铜
    内塔尼亚胡的大麻烦来了
    20多个国家领导人和10个国际组织负责人将出席上合组织天津峰会
    韩国特检组正式调查尹锡悦外患罪嫌疑
    美国会预算办公室:“大而美”法案或致美国赤字十年内增加3.4万亿美元
    美商务部长:谈判不影响8月1日起加征关税
    走进毛里塔尼亚首都努瓦克肖特
    特朗普被确诊患静脉疾病
    王毅: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将于8月31日至9月1日举办
    12345工单不能“一转了之”
    水利部部署实施河湖库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建设三年行动
    “朋友圈”越来越大 亚投行有哪些“成功密码”? 
    嫦娥六号月壤研究成果上新 揭开“月之暗面”神秘面纱
    世界围棋公开赛:16强中国棋手占14席
    新疆独库公路正值旅游旺季
    中美“乒乓外交”54周年纪念活动在拉斯维加斯举行
    王毅会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
    “冰城”盛夏遇冰雪
    广深港高铁跨境客流上半年突破1500万人次
    香港中学生将赴内地参加“少年太空人体验营”
    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港推介
    台湾启动儿童戏曲巡演 促进传统艺术传承
    香港业界探讨发挥供应链服务优势拓展国际市场
    陈茂波:继续推动香港与亚洲区内不同经济体多层次互动
    未来城市更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70城房价数据发布北京新房二手房价格环比双降 6月各线城市房价降幅收窄
    北京零售地产市场迎季度供应高峰 垂类品牌成消费热点
    嫩水古城韵悠长——解码“鹤城”齐齐哈尔的文化自信样本
    宠物也能坐高铁 哈尔滨铁路推出“宠物托运”服务
    公安部印发实施《关于依法打击知识产权犯罪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美最高法院为特朗普拆解教育部开绿灯
    2024年吉林法院依法惩处毒品犯罪分子478人
    美国律师协会起诉特朗普政府
    必须给“天价”突击班“踩刹车”
    宁夏银川:“农光互补”助力绿色发展
    一产“焕新”:黑土地上 田间满满硬科技
    山东枣庄:甜蜜水果赋能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岂能“数据交差”
    今年中国农业生产将保持向好态势
    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是何关系
    你不知道的真相
    中国古代十大“情书”
    榜下捉婿的由来
    “一日三餐”的来历
    前沿科技 查看更多>>
    第七批新职业聚焦三个“新”
    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变革
    国家航天局:加强商业航天项目质量监督管理
    技术突破资本加码 人形机器人商用加速
    “中国天眼”看清极高速星际云内结构细节
    健康生活 查看更多>>
    346款生成式人工智能备案
    超级充电桩真能缓解“充电焦虑”吗
    人工智能技术助力诊疗资源扩容 AI儿科医生上岗记
    以电商平台创新突破与战略转型带动消费升维
    脑机接口,从“解码语言”到更多可能
    实用技术 查看更多>>
    科创板,助资源向“硬科技”集聚
    “中国标准”护航全球自动驾驶安全部署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
    时速400公里,中国高铁驶入“无人区”
    “链”上谋新 链博会彰显创新底色
    科普博览 查看更多>>
    全球首个光伏直流领域国际标准发布
    新研究:用大量智能手机可以构建地震监测网络
    AI智能体应用从技术探索迈向场景深耕
    国内首个低空飞行器风洞启用
    17点后不吃东西或利于减脂
    “火把原乡”四川省布拖县欢庆彝族火把节
    吉尔吉斯斯坦举办国际音乐艺术节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达布阿谐”舞动萨普雪山
    第九届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呼和浩特举办
    “三元及第——家国之梦与华夏文明传承展”在成都开展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金衍: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 强化行业特色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北京市2025年高招本科普通批录取志愿征集工作开启
    全国劳模+奥运冠军→人大新生!
    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3年显成效 今年下半年将发布认证标准
    教育部开展第四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活动
    中国女子三人篮球联赛总决赛开赛
    2025年比利·简·金杯总决赛郑钦文领衔中国队出战
    中国女篮着眼未来 澳大利亚实现突破
    女垒亚洲杯:中国队逆转菲律宾队揽七连胜
    中国女子水球队不敌荷兰队 交叉赛将战意大利队
    中欧旅游“你来我往”深度互动
    “旧厂房”变身“新地标” | 乐陵拾光沉浸式街区正式亮相
    暑期游花样升级,“燃”动文旅消费市场
    工厂游火热折射中国制造之变
    暑期文旅消费市场火热 个性化毕业旅行受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