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全球時事|洞察國際風雲
2025-03-18 17:24 星期二

乃东:高原沃土的产业振兴之路

时间:2025-08-19 15:36 来源:快讯社

  西藏山南,平均海拔3700米。古老的雅砻河在这片土地昼夜奔流,滋养了下游河谷中的一片沃土——乃东。

  乃东历史底蕴深厚,拥有众多西藏第一:第一块农田——萨热索当;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民主改革第一村——克松……

 

 2024年6月22日在西藏山南市乃东区境内拍摄的田园风光(无人机照片)。

  2016年,乃东撤县设区。乃东区委区政府改变传统发展思路,瞄准生态制约发展、远离核心市场、产业基础薄弱的三大难题,提出了因地制宜、聚焦重点、科学施策的发展思路。

  解生态之缚

  乃东的山,绿了。

  曾经的乃东,植被稀疏,当地群众常年受风沙侵扰;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

  为了打破这一困局,乃东踏上了生态修复之路。

  2024年,乃东区大力推广“以工代赈”模式,积极引导周边农牧民群众参与植树造林,确保参与南北山绿化工程的山南籍务工人员比例不低于70%。

  索珠乡恰当村采药人琼达,加入了南北山绿化工程建设。期间,琼达夫妻的家庭年收入突破6万元,较以前的收入翻了两番。务工同时,琼达还跟着专家学会了苗木选择、土壤改良、科学栽植、管护措施和病虫防治等知识,转型成了一名造林人、护林人,从此端上了“生态经济”这碗饭。

 

  乃东区南北山绿化工程施工现场。 受访者供图

  据了解,乃东区已经吸纳本地农牧民务工人数1100余人,带动群众增收1300余万元。

  在推进生态建设的同时,乃东区以南北山绿化工程为抓手,推进“以工代赈”项目建设,通过系统化的植被恢复与劳动就业联动机制,累计吸纳2.99万人次农牧民参与生态建设,实现增收3052万元。

  2024年,8623亩新栽树苗在乃东大地扎根,5万亩山林被划定为封山区。广袤的新造林地作为绿色屏障,矗立在抵御风沙的最前沿。同年,乃东区下辖的昌珠、索珠、多颇章三个乡镇,被评为年度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

  乃东之“绿”,不止于山林。

  过去的乃东,由于冬春季节电力不稳,当地农牧民冬季常常无法稳定用电。

  2024年底,位于乃东区才朋村的华电西藏才朋光伏电站二期项目正式投产发电,两期项目总装机达15万千瓦,年发电量约2.5亿千瓦时。绿色清洁能源的发展,有效缓解了乃东冬春季节缺电的状况。

 

 华电西藏才朋光伏电站光伏列阵区。

  曾经脆弱的生态环境,如今在林海的守护与清洁能源的滋养下,化作了富民兴区的源头活水,成了高原最坚实的发展基石。

 

  破市场之困

  一枚鸡蛋,价值几何?

  曾经,在乃东区乃至整个西藏,80%以上的鸡蛋依赖区外调运。高海拔的天然制约,规模化养殖蛋鸡面临诸多挑战。

  欲成前人未有之业,须达前人未有之境。“不能再让老天爷牵着鼻子走。”西藏宏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请来相关领域的专家,实地勘测,参与养鸡场的方案设计,专门引进先进的养殖设备……经过一系列调整和尝试,终于做到了对鸡舍内温度、湿度及含氧量的精准调控,切实改善蛋鸡的生存环境。

  2021年5月,西藏宏农从北京调运11.2万羽鸡苗。可未曾料到,竟有4万多羽鸡苗在短时间内死亡——一部分在运输途中死于窒息,还有一部分因不适应高原的环境而死。

  国际通用的鸡舍通风模式在西藏特殊的自然环境中并不适用。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技术人员加大科研力度和投入,研发出新的通风模式,继续优化蛋鸡的生存条件。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下,西藏宏农的蛋鸡存活率终于提升至行业领先水平。

  西藏宏农用技术创新的“硬实力”,打破了“高原不能大规模养鸡”的固有认知。

 

 山南市乃东区颇章乡藏鸡产业园。 受访者供图

  如今,这座养殖场日产鲜蛋突破150万枚,年产鲜蛋约6亿枚,可实现自治区菜篮子工程鲜蛋供应100%自给自足。西藏宏农生产的鸡蛋已成当地居民饭桌上的“常客”。

  此外,蛋鸡规模化养殖还带动了上下游产业发展。在乃东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西藏宏农种植玉米,加工生产精饲料,生产高原专用微生物有机肥。贯穿蛋鸡产业上下游的一条产业链逐步形成。

  未来,乃东区还将在饲料加工、冷链等产业着手布局,培育配套产业集群。

 

  产业园内的养殖员正在检查鸡苗。 

  技术创新和产业链构建,解决了产业发展瓶颈,也打开了发展的思路。

  2023年,乃东区积极拓展高原特色产业版图,将目光投向了蜜蜂养殖。这年,当地积极申请国家财政资金,投资1700万元,建成了集养殖、加工、观光、科普于一体的“夜伴蜂声西藏蜜蜂文化主题生态体验园”。体验园不仅成功打造了高原特色蜂蜜产业基地,更因其独特的设计和文化内涵,成功获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项目通过“产业+文旅”融合模式,有效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一方面,夯实养殖基础,为村集体购买了350个蜂箱,并在适宜区域建设3个蜜蜂分散养殖点,扩大养殖规模;另一方面,强化技能支撑,对50余名村民开展系统蜜蜂养殖、蜂蜜采集与初加工技术培训,提升专业化水平。更重要的是,生态体验园作为旅游目的地,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蜂场、了解蜜蜂文化、体验蜂蜜产品,显著提升附加值,打开了更广阔的销路。

  2024年5月,“夜伴蜂声西藏蜜蜂文化主题生态体验园”被选定为“世界蜜蜂日”中国主会场,成为展示高原特色蜂产业和文旅融合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

 

  强产业之基

  扎西曲登社区位于西藏山南市乃东区昌珠镇南部,有着“藏戏第一村”的美誉。

  六年前,这里的非遗保护传承还仅仅停留在保护层面,旅游配套设施跟不上游客的需求,丰厚的文化资源难以转化为发展优势,藏戏队也只能靠政府补贴生存。

  如今走进扎西曲登社区,一排排错落有致的藏式风情民宿映入眼帘。

  2019年,在乃东区委区政府和援藏力量的共同支持下,扎西曲登社区被列为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投入资金对社区进行了全面改善,将藏式木雕、唐卡等非遗元素符号巧妙融入村居和公共基础设施。同时,依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雅砻扎西雪巴藏戏,打造乃东区藏戏之乡,并通过开办民宿等吸引各地游客体验藏戏魅力,社区党支部牵头建立“统一定价、统一服务、统一推广”机制,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分散的资源攥成合力,五根指头握成了“拳头”。

  截至2024年底,扎西曲登社区已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790余万元;社区民宿从最初的7家、22个床位,发展今天的85家、744个床位。

 

  2024年6月24日拍摄的扎西曲登社区全景。

  千年的文化积淀,铸就了乃东人的智慧与胆识。

  乃东区委区政府瞄准低空领域在高原地区的独特价值,将低空经济纳入发展蓝图。2024年,西藏首家无人机企业西藏创博通航科技有限公司落户乃东。

 

 西藏创博通航科技有限公司的无人机机场。 受访者供图

  从政策扶持到场地保障,从产业链配套到营商环境优化,乃东区全方位支持项目落地。“项目落地的速度远超预期,政府的全流程帮扶让我们安心扎根。”西藏创博通航负责人陈璐敏说。

  今年年初,西藏创博通航与当地水利部门达成合作,开展巡河任务——十公里的任务无人机十分钟左右就能完成,效率是以往人工巡河的十倍。这也只是无人机在高原大地上解锁的众多应用场景之一,运输、科考、植树造林……科技的力量,正一点点改写乃东的发展轨迹。

 

  西藏创博通航科技有限公司的无人机正在执行任务。 受访者供图

  在着力布局低空经济的同时,乃东区委区政府以前瞻视野抢抓“东数西算”国家战略机遇,成功引入并高效推动了另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项目——西藏首个大规模智算中心“雅江一号”的落地与运营。

  为此,乃东区委区政府组建专班提供全流程跟踪服务,确保了这项总投资9.2亿元、规划2000P算力的“头号工程”如期于2025年6月18日开服。

  高原地区空气洁净,同时具备低温、低氧、低硫、低湿的环境,非常符合建设智算中心的环境要求。同时,高原地区丰富的清洁能源也成为建设智算中心得天独厚的条件,不仅能满足智算中心大量的电力需求,还符合绿色低碳的要求。

  乃东区委区政府将国家战略、援藏优势与本地资源禀赋深度结合,填补了西藏大规模智算的空白,将高海拔的“劣势”转化为发展数字经济的独特“优势”。

 

 无人机俯瞰乃东区。 受访者供图

  2024年,乃东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5.6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16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841元……这一组组数据的对比,正是乃东区交出的发展答卷。

  雅砻河水依旧流淌,乃东大地已焕新装。


外交部:将本着科学原则研究日方关于恢复水产品输华请求
外交部:坚决反对美国向中国台湾地区出售武器
测试视频
综合看点 查看更多>>
马杜罗:委内瑞拉将在全国284个“前线”地点部署防御力量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开幕
第80届联大开幕古特雷斯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团结
习近平会见葡萄牙总理蒙特内格罗
全球发展倡议:惠及各国民众的公共思想产品
纵横天下 查看更多>>
巴西前总统博索纳罗策划政变罪名成立 获刑27年零3个月
以色列袭击卡塔尔:地区局势的危险拐点?
马克龙任命勒科尔尼为法国新总理
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线上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俄总统新闻秘书:全球治理倡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倡议”
内塔尼亚胡称“不会有巴勒斯坦国”
冯德莱恩:欧盟正推进新一轮对俄制裁和援乌举措
以色列在卡塔尔突袭细节曝光 美国试图撇清关系
“谎言工厂”——起底美国认知战的历史与套路
2025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在云南昆明开幕
联合国安理会就卡塔尔遭袭表示谴责
政治盟友被枪杀 特朗普下令降半旗
“南”望云南!媒体智库代表踏访彩云之南感知中国魅力
中俄蒙举行“边防合作-2025”联合演练
泰国当选总理阿努廷开始组建内阁
中国服贸会汇聚共赢发展的全球和声
我国油气与铀矿实现重大找矿突破!
我国再添4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渤海亿吨级油田又一油气平台完成海上安装
习近平引领中国和平发展的时代启示
全国工会推动平台算法和劳动规则协商取得积极进展
吉林:追“风”逐“电”激发转型升级新脉动
展国之威仪 铸军之荣耀——走近阅兵场上的仪仗兵
AI创意视频丨上合诗篇
中阿经贸合作助力经济全球化进程
第33届澳门国际烟花比赛汇演揭幕
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鼓舞港澳各界谱写“一国两制”新篇章
蓝图变实景——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呼之欲出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在内地设立首个“港澳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港交所2025年上半年收入创历史新高
天山雪莲:岩石缝隙里的生命绽放
内蒙古额尔古纳:万亩麦田迎秋收
乃东:高原沃土的产业振兴之路
筑牢智能体发展安全根基
产业深观察|中国创新药: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 不断增强的全球竞争力
他信抵达泰国最高法院 “14楼案”今日宣判决定是否重新服刑
法院裁决在即,佩通坦命运如何
最高法发布人民法院依法严惩医保骗保犯罪典型案例
护工骑手受伤谁买单 劳务关系赔偿有规则
公安部印发实施《关于依法打击知识产权犯罪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荔林水乡”北大村焕发文旅新活力
乡村产业振兴,巫山脆李为什么行?
矿山“焕新”后,成了游客眼里的“香饽饽”
道地药材连起“生态美”与“百姓富” 中药材乡村振兴示范行动走进隆回
一颗老汉瓜里的新疆故事:从 “带不出新疆” 到 “香飘千万家”
民国时期的多个第一
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是何关系
你不知道的真相
中国古代十大“情书”
榜下捉婿的由来
前沿科技 查看更多>>
浙江省人形机器人产业技术联盟成立
2025年服贸会抢先看:机器人显身手 新技术集中亮相
我国正在制定84项人工智能国家标准
搭上“人工智能+”行动快车 产业互联网迎新机遇
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见闻:千行百业激活“数智能量”
健康生活 查看更多>>
2024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授权量达50万件 位居全球第一
苹果公司推出迄今最薄苹果手机
来2025东亚海洋博览会 看机器人如何“点亮”未来生活
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更懂“人心”的智能机器人走进中国寻常百姓家
实用技术 查看更多>>
用AR眼镜解锁服贸会里的“科技范儿”
新技术新成果集中亮相2025年服贸会
我国拟修改网络安全法
智能机器人大显身手 智博会上看“智造”
两部门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稳增长行动方案
科普博览 查看更多>>
聚焦人工智能 共促数贸发展 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将举办
龙头企业整合加速 半导体行业并购活跃
大国院士:“千里眼”的守望者贲德
平均约11小时新增一家!中国人工智能企业突破5000家
搭上“人工智能+”行动快车 产业互联网迎新机遇
新疆:萨玛瓦尔舞翩跹
四大石窟、五个佛像窖藏地文物首聚兰州
西安:老厂房“变身”影视基地
河南贾湖遗址发现中国最早木棺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音乐会在阿拉木图举行
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 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
八载援疆初心如磐 深耕能化躬行致远
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通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出台
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我国完成高校20%学科专业调整
庆祝第41个教师节,教育部通知来了
香港羽毛球公开赛:女双头号种子刘圣书/谭宁无缘八强
“四冠王”胡凯:越冷静,越“幸运”
全国击剑锦标赛:江苏队男佩团体四连冠
全国击剑锦标赛:吴采遥再夺女重个人冠军
世界田联洲际巡回赛北京站:中国选手收获四金
颐和园昆明湖南岸景观提升
三星堆文化旅游发展区一期明年建成
云南弥勒:艺术赋能 打造特色文旅新地标
“电影+”点燃暑期文旅消费热潮
贵州从江:月亮山现云海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