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全球時事|洞察國際風雲
2025-03-18 17:24 星期二

嫦娥六号月壤研究成果上新 揭开“月之暗面”神秘面纱

时间:2025-07-14 09:03 来源:快讯社

  科研人员查看岩屑显微镜成像照片。国家天文台供图

  大约42.5亿年前,月球形成初期,一颗直径约200公里的天体撞击月球南极,形成了一个直径约2500公里、深度达百公里的岩浆池,这就是现在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也是月球三大构造单元之一。

  斗转星移,随着岩浆池冷却结晶,诸如橄榄石、辉石等重的矿物沉到底部,形成下月幔;长石等轻的矿物则浮到顶部,形成月壳。这里形成了月球上特定的岩石——南极-艾特肯撞击熔岩,被科学家命名为南极-艾特肯苏长岩。

  撞击导致下部的月幔发生熔体抽取、变得“非常贫瘠”“极度亏损不相容元素和水”。理论上说,“极度亏损”这些物质的月幔是不会再熔融的。但约28亿年前,月球内部活力突然增强,触发月幔产生熔融,从而引起了火山喷发。火山喷发的熔岩记录下了这次月球内部活力增强的事件。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大撞击理论’和‘岩浆洋理论’。”在中国科学院7月9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福元生动描绘了月球演化进程。当天,他还公布:我国科研团队利用嫦娥六号采回的月球背面样品取得的4项最新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

  这4项研究分别揭示了月背岩浆活动、月球古磁场、月幔水含量及月幔演化特征,首次为人类揭开了月球背面的演化历史,取得多个“首创性”的关键进展。

  此前,科学界对于月背的认识主要基于遥感研究。“如今我国科学家从嫦娥六号月球样品中获得的一系列重要发现,正不断颠覆和刷新人类对月球的认知。”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赤说。

  科研团队向超导磁力仪中放置月壤样品。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供图

  “嫦娥”发射升空前,科研计划已“上线”

  长期以来,人类都对难以企及的“月之暗面”充满着好奇,科学家们也在不懈探索月球“二分性”之谜。

  与地球类似,月球自内向外分别由月核、月幔与月壳构成。但月球的正面和背面差异巨大:正面相对平坦,有广阔的玄武岩平原;背面则高地遍布,月海稀少……月球“二分性”就是指其正面和背面在形貌、成分、月壳厚度、岩浆活动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2024年6月,嫦娥六号成功携带1935.3克月背月球样品返回地球,为人类带来了解码月球演化历史的“钥匙”。美国科学院院士理查德·卡尔森评价:“嫦娥六号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成功在先前被认为无法到达的月球着陆点执行采样返回任务。最关键的是,它从月球背面靠近南极-艾特肯盆地的区域带回了样本。”

  此次成果研究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周琴及其团队,对嫦娥六号返回样品的玄武岩屑进行分析,包括观察岩石结构、矿物成分和特殊的“化学指纹”(Sr-Nd同位素)分析。

  结果发现,形成这些玄武岩的“初始原料”——月球内部的深处物质,状态极其“贫瘠”,科学上称为“超亏损”。周琴说:“这些为我们了解月球早期内部如何分层、冷却和演化提供了独一无二的信息,是揭开月球正背面巨大差异之谜的关键一步。”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献华表示,系列成果首次系统揭示了南极-艾特肯大型撞击效应,这是月球科学的一级科学问题,也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其实,早在嫦娥六号发射升空的一年前,各项科研计划就已“上线”。

  吴福元介绍,2023年5月,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在嫦娥五号样品研究的基础上,成立专门的工作组,每周开展科学研讨。

  2024年5月3日嫦娥六号发射当日,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就地成立了一支嫦娥六号“突击队”,由该所研究员杨蔚担任队长。5月31日,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部署嫦娥六号样品重点项目。“我们设置了四大研究课题,其中课题2是嫦娥六号样品实验分析,我们做了7个方面的详细设计。”吴福元说。

  8月24日,该所李秋立、杨蔚、蔡书慧3位研究人员终于盼来了他们心心念念的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目标明确,紧张有序,方案周密,协同奋战”,这是当天的嫦娥六号返回月球样品研究项目启动会上,嫦娥六号“突击队”喊出的口号。

  9月10日,各团队就已完成玄武岩年代、岩石学、地球化学、含水量、磁学、稀有气体等6篇研究论文的投稿。

  在嫦娥六号任务中,国家天文台承担了从科学目标设计、着陆点选址,到载荷指令上行、数据接收处理,再到样品解封、制备、分析的全链条工作。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建立了以院士领衔、汇集全所三十几位青年科研工作者的研究小组,制订了从样品前处理、图像学工作到成分定年、微量元素分析、同位素分析的测试计划,甚至具体到每人每天。

  李林曦是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一名00后在读博士生,同时也是月幔水含量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回忆那段时光,他说:“收到嫦娥六号月球样品之后,各课题组的导师们立马开启集中攻关,一起研究、一起写论文。”他所在的“月球挥发分”课题组,基本上是按照“三班倒”进行实验和论文修改工作。

  令他最激动的是,测试到可以证明月背内部“超干”特性的月球含水量数据,“当时就觉得几天的夜没有白熬”。

  来自同一课题组的博士后何会存也认为:“这是因为前期大量的‘预演’、预实验,把该踩的坑都踩过了,所以对研究结果有预期,也能在关键时刻快速有效地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科研团队讨论实验数据。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供图

  从一颗“岩屑”中探知整个宇宙

  发布会现场,中国探月工程一期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表示,长期以来,“美苏样本”仅揭示了月球40亿年前至30亿年前的片段,“相当于我们只知道月球的青壮年期”,月球演化的历史图谱是一幅“残卷”。

  嫦娥五号从月球正面采回了迄今最“年轻”的、约20亿岁的月球火山岩;嫦娥六号样品最古老的玄武岩可追溯至42亿年前,那时月球仅形成2亿-3亿年。从嫦娥五号到嫦娥六号的样品研究,为月球演化历史补上了关键几笔。

  中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率先解开月球研究中“一老”“一新”两大核心问题。“可以说开创了月球研究的新时代,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也一直感受到你们工作的努力,谢谢你们!”欧阳自远动情地说。

  从嫦娥五号到嫦娥六号,南京大学一批批青年学子来到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实习、工作,已在老一辈科学家的指导下发表论文29篇,逐步开始“挑大梁”。

  李林曦小时候很喜欢捡各种“小石头”,本科就读于南京大学岩石学专业。大三暑假,他来到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实习,参与了嫦娥五号的样品研究工作。

  他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嫦娥五号任务之前,我国探测器还未获得地外样品,我也在学习样品分析的流程;而现在嫦娥六号样品研究,大家在前期就划分了明确的时间点、任务,集中协作攻关。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同学,也能在自己的科研工作中独当一面了。”

  从一颗“岩屑”中探知整个宇宙,这也是“探月者”的工作。此次发布的4项最新研究成果中,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后张谦主要参与了嫦娥六号玄武岩样品的高精度年代学分析工作。“相对于嫦娥五号月壤主要由采样点‘本地’的玄武岩风化破碎形成,嫦娥六号月壤具有更多的‘外来’物质、明显更加复杂。这对年代学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将每一颗微小的‘岩屑’当成独立样品看待,尽可能给每一颗‘岩屑’进行定年。”

  功夫不负有心人,张谦所在团队对嫦娥六号月壤样品中具有代表性的108颗玄武岩岩屑系统开展了岩相学和年代学分析,发现其中107颗玄武岩岩屑形成于采样点本地28亿年前的火山喷发,此外还发现了一颗特殊的“高铝”玄武岩岩屑,它的形成年龄为42亿年前,是从月球背面其他玄武岩区域溅射而来。

  此次发布研究成果中,参与月幔水含量研究的何会存,同样参与了嫦娥五号的样品分析工作,“嫦娥五号把遥不可及的‘月亮’带到我们面前,给我机会近距离欣赏她;而嫦娥六号揭开了‘月之暗面’的神秘面纱。这些研究都非常有趣,得到的研究成果令人振奋!”

  按计划,我国将在2026年前后发射嫦娥七号,对月球南极的环境和资源进行勘测;2028年前后将发射嫦娥八号,验证月球资源的就地利用技术,也为后续月球科研站建设奠定基础。

  何会存说:“月壤的获得是中国航天的壮举,也给我们青年科研人员提供了舞台和机会,我们赶上了好时候!‘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正在一步步走向现实。”


外交部:将本着科学原则研究日方关于恢复水产品输华请求
外交部:坚决反对美国向中国台湾地区出售武器
测试视频
综合看点 查看更多>>
马杜罗:委内瑞拉将在全国284个“前线”地点部署防御力量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开幕
第80届联大开幕古特雷斯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团结
习近平会见葡萄牙总理蒙特内格罗
全球发展倡议:惠及各国民众的公共思想产品
纵横天下 查看更多>>
巴西前总统博索纳罗策划政变罪名成立 获刑27年零3个月
以色列袭击卡塔尔:地区局势的危险拐点?
马克龙任命勒科尔尼为法国新总理
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线上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俄总统新闻秘书:全球治理倡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倡议”
内塔尼亚胡称“不会有巴勒斯坦国”
冯德莱恩:欧盟正推进新一轮对俄制裁和援乌举措
以色列在卡塔尔突袭细节曝光 美国试图撇清关系
“谎言工厂”——起底美国认知战的历史与套路
2025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在云南昆明开幕
联合国安理会就卡塔尔遭袭表示谴责
政治盟友被枪杀 特朗普下令降半旗
“南”望云南!媒体智库代表踏访彩云之南感知中国魅力
中俄蒙举行“边防合作-2025”联合演练
泰国当选总理阿努廷开始组建内阁
中国服贸会汇聚共赢发展的全球和声
我国油气与铀矿实现重大找矿突破!
我国再添4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渤海亿吨级油田又一油气平台完成海上安装
习近平引领中国和平发展的时代启示
全国工会推动平台算法和劳动规则协商取得积极进展
吉林:追“风”逐“电”激发转型升级新脉动
展国之威仪 铸军之荣耀——走近阅兵场上的仪仗兵
AI创意视频丨上合诗篇
中阿经贸合作助力经济全球化进程
第33届澳门国际烟花比赛汇演揭幕
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鼓舞港澳各界谱写“一国两制”新篇章
蓝图变实景——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呼之欲出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在内地设立首个“港澳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港交所2025年上半年收入创历史新高
天山雪莲:岩石缝隙里的生命绽放
内蒙古额尔古纳:万亩麦田迎秋收
乃东:高原沃土的产业振兴之路
筑牢智能体发展安全根基
产业深观察|中国创新药: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 不断增强的全球竞争力
他信抵达泰国最高法院 “14楼案”今日宣判决定是否重新服刑
法院裁决在即,佩通坦命运如何
最高法发布人民法院依法严惩医保骗保犯罪典型案例
护工骑手受伤谁买单 劳务关系赔偿有规则
公安部印发实施《关于依法打击知识产权犯罪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荔林水乡”北大村焕发文旅新活力
乡村产业振兴,巫山脆李为什么行?
矿山“焕新”后,成了游客眼里的“香饽饽”
道地药材连起“生态美”与“百姓富” 中药材乡村振兴示范行动走进隆回
一颗老汉瓜里的新疆故事:从 “带不出新疆” 到 “香飘千万家”
民国时期的多个第一
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是何关系
你不知道的真相
中国古代十大“情书”
榜下捉婿的由来
前沿科技 查看更多>>
浙江省人形机器人产业技术联盟成立
2025年服贸会抢先看:机器人显身手 新技术集中亮相
我国正在制定84项人工智能国家标准
搭上“人工智能+”行动快车 产业互联网迎新机遇
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见闻:千行百业激活“数智能量”
健康生活 查看更多>>
2024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授权量达50万件 位居全球第一
苹果公司推出迄今最薄苹果手机
来2025东亚海洋博览会 看机器人如何“点亮”未来生活
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更懂“人心”的智能机器人走进中国寻常百姓家
实用技术 查看更多>>
用AR眼镜解锁服贸会里的“科技范儿”
新技术新成果集中亮相2025年服贸会
我国拟修改网络安全法
智能机器人大显身手 智博会上看“智造”
两部门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稳增长行动方案
科普博览 查看更多>>
聚焦人工智能 共促数贸发展 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将举办
龙头企业整合加速 半导体行业并购活跃
大国院士:“千里眼”的守望者贲德
平均约11小时新增一家!中国人工智能企业突破5000家
搭上“人工智能+”行动快车 产业互联网迎新机遇
新疆:萨玛瓦尔舞翩跹
四大石窟、五个佛像窖藏地文物首聚兰州
西安:老厂房“变身”影视基地
河南贾湖遗址发现中国最早木棺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音乐会在阿拉木图举行
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 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
八载援疆初心如磐 深耕能化躬行致远
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通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出台
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我国完成高校20%学科专业调整
庆祝第41个教师节,教育部通知来了
香港羽毛球公开赛:女双头号种子刘圣书/谭宁无缘八强
“四冠王”胡凯:越冷静,越“幸运”
全国击剑锦标赛:江苏队男佩团体四连冠
全国击剑锦标赛:吴采遥再夺女重个人冠军
世界田联洲际巡回赛北京站:中国选手收获四金
颐和园昆明湖南岸景观提升
三星堆文化旅游发展区一期明年建成
云南弥勒:艺术赋能 打造特色文旅新地标
“电影+”点燃暑期文旅消费热潮
贵州从江:月亮山现云海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