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全球時事|洞察國際風雲
2025-03-18 17:24 星期二

美国空袭后,伊朗核设施受损到底有多重?

时间:2025-06-25 09:53 来源:快讯社

美国总统特朗普21日下令发动对伊朗核设施的空袭后,迫不及待地宣布“彻底摧毁了伊朗核设施”,但外界普遍对此并不认同。随着爆炸的硝烟散去,各国都在高度关注伊朗核设施的受损情况。

  福尔道:六个炸洞意味着什么?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3日称,特朗普将美军对伊朗核设施的此次攻击描述为“惊人的军事成功”,并宣称这些核设施已经“完全被摧毁”。但西方军方消息人士告诉CNN,现在就下结论认为十几枚美国巨型钻地炸弹和“战斧”巡航导弹完全摧毁了伊朗核设施,还为时过早。

  福尔道核设施附近出现6个洞。(图源:Maxar公司)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23日称,这项被称为“午夜之锤行动”的美军秘密任务空袭了伊朗的3处核设施——福尔道(原译福尔多)、纳坦兹和伊斯法罕。美国参联会主席丹·凯恩随后在五角大楼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7架B-2“幽灵”战略轰炸机各自挂载2枚GBU-57巨型钻地炸弹,对福尔道和纳坦兹的目标区域实施精确空袭,另一艘美国核潜艇发射的20多枚“战斧”导弹对伊斯法罕发动攻击。“初步作战损害评估表明,所有3个地点都遭受了极其严重的破坏。”

  由于GBU-57巨型钻地炸弹只能钻透约65米的深度,因此需要2枚钻地炸弹向同一个位置连续攻击,才有可能破坏藏身于地下约100米的福尔道核设施的主体建筑。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称,根据美军公布的信息,6架B-2向福尔道核设施所在区域投掷了12枚GBU-57钻地炸弹。美国商业卫星图像公司Maxar发布的美军空袭前后的卫星照片显示,福尔道核设施所在的山区附近出现两处轰炸痕迹,每处各有3个巨大的炸洞。同时该设施所在的山坡颜色发生了重大变化,覆盖着大片爆炸后产生的蓝灰色灰烬。

  CNN引用西方专家的分析称,其中部分炸洞附近的孔口形状不规则,表明多枚弹药精确击中同一个位置,“这与美军攻击福尔道这类埋藏很深的地下目标的理论相吻合,需要多枚精确的大威力钻地炸弹,才有可能抵达该设施位置更深、受到加固保护的区域。”

  不过,这些卫星照片只能证明美军可能使用多枚GBU-57钻地炸弹对福尔道核设施的同一个位置发动攻击,试图钻透更大深度,但外界认为这种策略的实际效果如何,还需要等待更多信息。国际原子能机构负责人格罗西告诉CNN,福尔道核设施受到了“直接的动能影响”,但现在判断它是否对地下设施造成了内部破坏为时过早。

  据介绍,GBU-57钻地炸弹所谓的“65米钻地深度”,针对的是常规钢筋混凝土结构,如果遇到硬度更高的花岗岩或者高标准超硬钢筋混凝土,其实际穿透能力要大打折扣。目前外界对于福尔道核设施顶部山体地质构造缺乏足够了解,伊朗修建地下主体结构时还针对性地进行了加固,因此GBU-57钻地炸弹实际能穿多深还是不可知。同时第一枚炸弹炸开的通道会被爆炸产生的碎石回填,导致山体岩层构造改变,再加上天然存在的岩石裂隙,有可能导致后续炸弹的弹道偏移,影响实际穿透深度。

  即便多枚GBU-57钻地炸弹没有直接穿透福尔道核设施的顶部防护,但炸弹带来的巨大冲击仍有可能破坏地下设施的内部建筑结构。尤其是部署在这里的大量离心机属于高精密设备,在剧烈的多次爆炸冲击中很可能受损而无法正常运行。

  国际原子能机构表示,遭到美军空袭后的福尔道核设施附近的场外辐射水平正常。此外,伊朗此前还预先回填了地下核设施入口隧道,以减少空袭造成的损害。

  纳坦兹:损失最为惨重?

  相比被认为深藏地下、只有美军B-2轰炸机投掷GBU-57钻地炸弹才有可能造成破坏的福尔道核设施,伊朗纳坦兹核设施此前已经遭到以色列空袭,地面设施受到较大损害。

  美国《华盛顿邮报》23日介绍说,美军空袭的3处伊朗核设施,在伊朗的核计划中承担了不同的关键作用。其中伊斯法罕核技术中心位于德黑兰以南约215英里处,是伊朗最大的核研究中心,聚集了数千名核科学家。同时伊斯法罕附近的核设施还负责将天然铀矿石转化为含铀化合物,进而可以在纳坦兹或福尔道的高速离心机中进行铀浓缩。纳坦兹核设施位于德黑兰以南约140英里处,是伊朗的主要铀浓缩场所,拥有6座地上建筑和3座地下建筑,其中两座可以容纳5万台离心机,可以生产丰度为60%的浓缩铀。附近还有一座深埋在地下的较新设施,用于制造离心机。福尔道核设施是伊朗的第二个核浓缩设施,规模比纳坦兹核设施小。但以色列和美国情报机构认为,伊朗可能在这座得到高度保护的地下核设施进行武器级铀浓缩活动。2023年,国际原子能机构称,在福尔道核设施附近发现了丰度83.7%的铀颗粒,已经接近制造核弹所需90%的水平。

  美国“动力”网站“战区”频道称,以色列此前在6月13日对纳坦兹核设施的空袭中,摧毁了该设施的大部分地面部分,包括为地下建筑配套的电力基础设施(变电站、主供电大楼、应急电源及备用发电机)。报道称,纳坦兹核设施的地下部分在8米厚的加固混凝土掩体保护之下,以色列空军现有威力最大的2000磅级GBU-31或GBU-28炸弹均无法对其造成足够破坏。CNN称,尽管尚不清楚以色列的袭击是否对纳坦兹核设施地下设施造成了直接破坏,但国际原子能机构表示,由于以色列最初空袭非常突然,地下设施的突然断电可能导致那里正在高速运行的离心机受损。

  纳坦兹核设施被2枚钻地炸弹命中。(图源:Maxar公司)

  根据五角大楼的说法,参加“午夜之锤行动”的一架美国空军B-2轰炸机向纳坦兹核设施投掷了2枚GBU-57钻地炸弹。Maxar公司最新发布的纳坦兹核设施遇袭后的最新卫星照片显示,纳坦兹核设施出现了两个新的弹坑,可能是由钻地炸弹造成的。CNN称,根据Maxar的卫星照片估算,这两个弹坑的直径分别为5.5米和3.2米,它们位于纳坦兹核设施地下建筑群部分的正上方。据称,由于纳坦兹核设施地下建筑群深度相对更靠近地表,因此单枚GBU-57钻地炸弹就能够穿透预先设定的深度后引爆,对地下建筑造成足够的伤害。

  《华盛顿邮报》援引军事专家的分析称,考虑到GBU-57钻地炸弹的威力和地下设施的埋藏深度,“纳坦兹核设施用于铀浓缩的地下部分很可能已被摧毁”。米德尔伯里国际问题研究所的导弹和爆炸物专家乔治·赫伯特说,他相信GBU-57的大部分爆炸能量“有效地扩展到地下空间,并至少在一段距离内摧毁所有设备”。他表示,这次打击可能没有破坏支撑大厅的结构柱,否则地面上就会有明显的坍塌迹象。

  但詹姆斯·马丁防扩散研究中心东亚防扩散项目主任杰弗里·刘易斯认为,根据最新卫星照片,纳坦兹核设施用于制造离心机的地下部分似乎没有在美军的空袭中受到攻击。报道还提到,卫星照片上也几乎没有看到纳坦兹核设施地面设施遭到破坏的新迹象。

  国际原子能机构负责人格罗西22日表示,纳坦兹核设施再次遭到袭击,美国证实在空袭中使用了钻地弹药。他表示,伊朗已通知国际原子能机构,袭击发生后场外辐射水平没有增加。

  伊斯法罕:地下隧道未受影响?

  CNN称,伊朗伊斯法罕核设施21日并没有美国空军的钻地炸弹落下,而是被美国海军核潜艇发射的“战斧”巡航导弹集中攻击。报道称,根据空中客车公司最新拍摄的卫星照片,在美军导弹袭击之后,照片中可以看到至少18座完全或部分被摧毁的建筑物。美国智库“科学与国际安全研究所”22日发布的评估报告称,伊斯法罕核设施受到了“严重破坏”。其中用于将天然铀矿石转化为含铀化合物的主要铀转化设施“严重受损”。初步报告表明,美军导弹还袭击了伊斯法罕核设施附近的地下隧道综合体,“他们通常在那里储存浓缩铀”。通往该地下综合体的隧道入口也受损,4个隧道入口中至少有3个坍塌。不过该报告也提到,在美军空袭之前,伊朗已经对该地下设施的入口隧道进行了回填。

  CNN称,杰弗里·刘易斯仔细审查了伊斯法罕核设施的最新卫星照片后认为,该设施的损坏似乎仅限于地上结构。与另外两处伊朗核设施的遭遇不同,美军并没有出动B-2轰炸机向伊斯法罕投下钻地炸弹。“这是一次不完整的打击”,刘易斯说,“如果这就是美军空袭的全部,那么伊朗约60%的浓缩铀库存可能得以保留,通常这些浓缩铀就储存在伊斯法罕的地下隧道中,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报道称,虽然有迹象表明伊斯法罕核设施的地下部分被导弹命中,但该设施有多层隧道,尚不清楚损坏程度。此外,“战斧”巡航导弹尽管命中精度较高,但对于地下加固目标的打击能力有所欠缺。

  与CNN说法不同的是,国际原子能机构官员表示,目前不确定伊朗已经制造的核材料的下落,包括丰度60%的大量浓缩铀材料。伊朗官方媒体称,早在美军发动空袭之前,福尔道、纳坦兹和伊斯法罕三处核设施就已被疏散。美国媒体猜测,其中部分或全部核材料可能已被储存在其他地方。

  伊斯法罕核设施的多个隧道入口坍塌。(图源:空中客车公司)

  多名熟悉特朗普政府发动空袭目的的美国消息人士宣称,“必须解决伊斯法罕的地下设施问题,以防止伊朗发展核武器。”CNN称,此前国际原子能机构表示,“伊朗正在伊斯法罕建造一座新的核浓缩设施,德黑兰表示将很快使其投入使用。”刘易斯宣称,伊朗拥有铀浓缩需要的所有设备和原材料,他们仍然有能力制造离心机,还拥有至少一个巨大的地下离心机设施。

  美国福克斯新闻网站称,伊斯法罕核设施新建的地下部分与福尔道核设施类似,甚至更深,需要高度精准的打击和大量情报支持才能将其摧毁。目前美国空军利用多枚GBU-57钻地炸弹加大钻地深度的做法是否奏效还没有结论,不少美军官员就它是否能摧毁更深的地下设施提出了尖锐的质疑。一名熟悉美国最新情报的消息人士告诉 CNN,“伊斯法罕是一个新的挑战,它的地下隧道位置太深了。”刘易斯也表示,GBU-57钻地炸弹旨在应对福尔道这样的地下设施,但“如果伊朗把目标藏得更深,我们要么设计一种新的炸弹,要么就必须使用核武器”。

  多家美国媒体透露,GBU-57钻地炸弹产量非常少,公开资料显示一共只生产了20枚,其中数枚还被用于测试,而在6月21日的空袭中已经使用了14枚。美军还有专门用于摧毁地下加固目标的B61-13核炸弹,其钻地能力更强,但动用核武器摧毁伊朗地下核设施是政治禁忌。CNN承认,即便摧毁伊朗的核设施,“可能并不意味着伊朗核威胁的结束”,因为伊朗依然保留相关核知识和工艺,只要有意愿,铀浓缩设施最终可以修复或重建。


外交部:将本着科学原则研究日方关于恢复水产品输华请求
外交部:坚决反对美国向中国台湾地区出售武器
测试视频
综合看点 查看更多>>
特朗普威胁提高对日关税 日官员:希望谈判是“真诚的”
伊朗为高级军官和科学家举行国葬
习近平同莫桑比克总统查波就中莫建交50周年互致贺电
在餐厅遇到人形机器人 外资餐饮巨头发力“AI+餐饮”
中国代表在联合国安理会谴责美国袭击伊朗
纵横天下 查看更多>>
中企参建的沙特国王港项目陆域工程全面完成
以法院取消两场涉内塔尼亚胡案听证会
习近平会见新加坡总理黄循财
普京:俄罗斯愿与中国开展全面合作
北京画院藏齐白石精品在波士顿美术馆展出
美国参议院通过“大而美”税收与支出法案
巴基斯坦暴雨4天内造成45人死亡
英国第二条高铁为何“孕育”16年仍“难产”
伊朗外长谴责以色列袭击 以方期待欧洲对伊立场“坚定”
视频画报丨携手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
伊朗总统批准: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
四只旅日大熊猫平安回国
美国特使强调摧毁伊核设施 自信能达成“全面和平协议”
伊朗已认可方案 以色列先同意停火
伊朗表示以色列袭击已造成430人死亡
世界围棋公开赛:16强中国棋手占14席
锚定增长前沿:全球经济新引擎与亚洲机遇
阿斯塔纳的握手——习近平主席同中亚五国元首密集会谈会见
为了“海底草原”更繁茂
600米高空,为第一高桥建空中游廊
百姓的论坛,交流的盛会——第十七届海峡论坛综述
用无人机来“踢”一场足球比赛
塞垣此地擅繁华解码乌鲁木齐的文化自信样本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展览诠释“不尽长江滚滚来”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展览诠释“不尽长江滚滚来”
澳门将举行国际艺术双年展 激发全城艺术共鸣
香港5月零售业表现好转 结束14个月跌势
大批台湾“粉丝”为大熊猫“圆宝”庆生
香港科研团队研制月面机器人
香港举办香港国安法公布实施5周年论坛
宠物也能坐高铁 哈尔滨铁路推出“宠物托运”服务
“谁红蹭谁”的闹剧该终结了!
奥地利校园枪击案已致10人死亡
内蒙古最长高铁隧道完成铺轨
“五一”去哪儿?攀登华山有“外挂” 雪山杜鹃醉春光
2024年吉林法院依法惩处毒品犯罪分子478人
美国律师协会起诉特朗普政府
必须给“天价”突击班“踩刹车”
公安机关对“台独”分裂势力亮剑 国台办:将一追到底 决不轻纵
哥伦比亚西南部发生多起爆炸袭击至少4人丧生
今年中国农业生产将保持向好态势
贺兰山下 头茬枸杞迎丰收
小红薯如何做成大产业武陵山区县构建特色产业链
江西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
四川射洪:向日葵花海点亮乡村旅游
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是何关系
你不知道的真相
中国古代十大“情书”
榜下捉婿的由来
“一日三餐”的来历
前沿科技 查看更多>>
共绘“数字友好城市”新蓝图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在京启幕
5G和AI双轮驱动 “人智共创”释放更多创新生产力
中国在海拔4700米山区建设新一代太阳望远镜
家用电冰箱能效国家标准更新
人工智能正悄然改变时尚创意
健康生活 查看更多>>
前5个月我国规上互联网企业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7735亿元
锂电智能产线有双“火眼金睛”
持续用好以旧换新这把“金钥匙”
基因编辑技术构建出人类抗衰老细胞
借助高科技 “慧眼”识文物
实用技术 查看更多>>
合作共赢汽车智能化“下半场”
汽车业探索出海新模式
细分岗位多元 机器人产业人才需求升温
新一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公布
加快工业高质量数据集建设
科普博览 查看更多>>
“车路云一体化” 让“聪明车”跑上“智慧路”
从自然指数看中国“十四五”科研成就
补好低空经济“四张网”
“数据要素×”行动成效显现
北京市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
中国科技馆启动文化润疆系列科普行动
河北邢台:传承邢窑技艺 弘扬传统文化
内蒙古包头:旧厂房改造成文旅新地标
纪念徐悲鸿诞辰130周年 近百幅素描精品呈现艺术多元维度
北京画院藏齐白石精品在波士顿美术馆展出
“宇宙考古:时空探索”展览在国博开幕
速递!教育部发布全国高等学校名单
河北石家庄:传统文化进校园 文化自信植心间
四川农业大学:生物农业特色鲜明 科研就业双轨并进
湘潭大学:新增招生计划600人 打造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双引擎”
前世界重量级拳王富里:愿与张志磊在中国展开较量
全国U14青少年篮球联赛大区赛落幕
这支有18个学生娃的“苏超”球队,凭什么踢球学习两不误?
国际奥委会迎来首位“80后”掌舵人
花样游泳——世界杯总决赛:中国队夺得集体技巧自选冠军
内蒙古:草原夜生活 舌尖追星光
湖南隆回:云飘雾绕 雨后大东山美不胜收
夜郎故地展侗乡风情,湘黔门户绘发展新篇
哈萨克斯坦“中国旅游年”开幕
黄河壶口瀑布壮美奔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