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全球時事|洞察國際風雲
2025-03-18 17:24 星期二

中国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时间:2025-10-30 16:27 来源:快讯社
《汉书》,又称《前汉书》,东汉班固编撰,班昭马续补作,中国首部纪传体断代史,成书于汉和帝年间,共一百篇,一百二十卷,与《史记》《东观汉记》并称“三史 ,又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
《汉书》编纂历时近四十年,经多人之手完成。班彪曾作《史记后传》六十五篇。其子班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搜集材料,撰写《汉书》,并于汉章帝建初七年(82)初步成书。班固死后,书中八表及《天文志》未成稿,后由其妹班昭及马续在汉和帝时补写完成。《汉书》纪事始于汉高祖元年 (前206),终于王莽地皇四年(23),完整记述西汉一代史事。全书由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组成,共一百篇,八十余万言;体例略同《史记》,惟改“书”为“志”,废“世家”入“列传,并首创《古今人表》《百官公卿表》及《刑法》《五行》《地理》《艺文》四志。

《汉书》保存西汉历史资料最为完备,所记汉武帝中期以后历史更具独特文献价值。体例上,《汉书》开纪传体断代史先例,为后世正史所沿袭。书中“十志”史料丰富,扩大了历史研究范围,对《通典》《文献通考》等书影响深远。此外,《汉书》语言富丽典雅,叙事严密,句法骈丽多变,且善用细节和对比塑造人物,极具文学性。但也存在为尊者讳、粉饰帝王等缺陷。《汉书》素称难读,历代注本以唐颜师古注、清王先谦汉书补注》最为著名。今通行本为中华书局1962年标点本。另有杨树达汉书窥管》、陈直汉书新证》等可资参考。

史书简介

《汉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汉书》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它的记事始于汉高祖刘邦元年,终于王莽地皇四年。《汉书》是一部断代史。《汉书》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汉代勋臣世家律编入传。这些变化,被后来的一些史书沿袭下来。

《汉书》记载的时代与《史记》有交叉,汉武帝中期以前的汉朝西汉历史,两书都有记述。这一部分,《汉书》常常移用《史记》。但由于作者思想境界的差异和材料取舍标准不尽相同,移用时也有增删改易。《汉书》新增加了《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艺文志》。《刑法志》第一次系统地叙述了法律制度的沿革和一些具体的律令规定。《地理志》记录了当时的郡国行政区划、历史沿革和户口数字,有关各地物产、经济发展状况、民情风俗的记载更加引人注目。《艺文志》考证了各种学术别派的源流,记录了存世的书籍,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图书目录。《食货志》是由《平准书》演变来的,但内容更加丰富了。它有上下两卷,上卷谈“食”,即农业经济状况;下卷论“货”,即商业和货币的情况,是当时的经济专篇。

《汉书》八表中有一篇《古今人表》,从太昊帝记到吴广,有“古”而无“今”,因此引起了后人的讥责。后人非常推崇《汉书》的《百官公卿表》,这篇表首先讲述了秦汉分官设职的情况,各种官职的权限和俸禄的数量,然后用分为十四级、三十四官格的简表,记录汉代公卿大臣的升降迁免。它篇幅不多,却把当时的官僚制度和官僚的变迁清清楚楚地展现 在我们面前。这集中反映了两人的思想分歧。所谓“圣人”,就是孔子。司马迁不完全以孔子思想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正是值得肯定的。而班固的见识却不及司马迁。从司马迁到班固的这一变化,反映了汉朝东汉时期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已在史学领域立稳了脚跟。《汉书》喜用古字古词,比较难读。

虽写法与《史记》略同,但不称“本纪”,如《高帝纪》、《武帝纪》及《平帝纪》等。由于《汉书》始记汉高祖立国元年,故将本在《史记·本纪》的人物,如项羽等,改置入“传”中;又由于汉朝东汉时期不承认王莽建立的政权——新朝,故将王莽置于“传”中,贬于传末。
《汉书》中的“表”共八篇,多依《史记》旧表,而新增汉武帝以后的沿革。
前六篇的记载包括:记载汉初同姓诸侯王的《诸侯王表》,记载异姓诸侯王的《异姓诸侯王表》,记载汉高祖至汉成帝的《功臣年表》等,借由记录统治阶级来达到尊汉的目的。
后二篇为《汉书》所增,包括:《百官公卿表》、《古今人物表》,其中的《古今人物表》,班固把从三皇五帝到秦楚之际的著名人物,以儒家思想为标准,分为四类九等,表列出来;《百官公卿表》则详细介绍了秦汉时期的官制
《汉书》中的“志”共分十篇,是专记典章制度的兴废沿革。
由于《汉书》已用“书”为大题,为免混淆,故改《史记》中的“书”为“志”。
《汉书》十“志”,是在《史记》八“书”的基础上加以发展而成的:将《史记》的“礼书”、“乐书”改为“礼乐志”,将“律书”、“历书”改为“律历志”;将“天官书”改为“天文志”,将“封禅书”改为“郊祀志”,将“河渠书”改为“沟洫志”,将“平准书”改为“食货志”。
同时又新增“刑法志”、“五行志”、“艺文志”、“地理志”,各志内容多贯通古今,而不专叙西汉一朝的历史。
其中,如《地理志》详述先秦时期、秦朝西汉时期领土疆域建置沿革封建世系、形势风俗、名门望族和帝王的奢靡等。
五行志》集有关五行灾异之说而编成。但从另一角度看,却保存了大料的自然史资料。
《天文志》则保存上古至汉哀帝元寿年间大量有关星运、日食月食等天文资料。
刑法志》则概述上古至西汉时期的刑法,并且点出汉文帝汉景帝用刑之重,更指出汉武帝进用酷吏而导致的恶果。
食货志》则详述上古至汉代的经济发展情况。
沟洫志》则记述上古至汉朝的水利工程,并说明治理水文的策略。
《汉书》中的“列传”共七十篇,仍依《史记》之法,以公卿将相为列传,同时以时代顺序为主,先专传,次类传,再次为边疆各族传和外国传,最后以乱臣贼子《王莽传》居末,体统分明。
至于传的篇名,除《诸侯王传》外,一律均以姓或姓名为标题。
《汉书》列传中有关文学之士的部分,多记载其人有关学术、政治的内容,如《贾谊传》记有“治安策”;《公孙弘传》记有“贤良策”等,这些都是《史记》没有收录的。
而列传中的类传有《儒林传》、《循吏传》、《游侠传》、《酷吏传》等,此外又新增《外戚传》、《元后传》、《宗室传》,这些也是《史记》所没有的。
四夷方面,有《匈奴传》、《西南夷两粤朝鲜传》、《西域传》等三传。

此外,又仿“太史公自序”之意,“列传”最后一篇作《叙传》,述其写作动机、编纂凡例等。“列传”以记载西汉一朝为主。“列传”各篇后均附以“赞”,即仿《史记》篇末“太史公曰”的体例,说明作者对人或事的批评或见解。

本纪

卷次
目次
题目
卷中人物(括号人物为附传)
卷1
高帝纪上、下第一
高祖
卷2
惠帝纪第二
孝惠帝
卷3
高后纪第三
高皇后、前少帝、后少帝
卷4
文帝纪第四
孝文帝
卷5
景帝纪第五
孝景帝
卷6
武帝纪第六
孝武帝
卷7
昭帝纪第七
孝昭帝
卷8
宣帝纪第八
孝宣帝
卷9
元帝纪第九
孝元帝
卷10
成帝纪第十
孝成帝
卷11
哀帝纪第十一
孝哀帝
卷12
平帝纪第十二
孝平帝

卷13 异姓诸侯王表第一
卷14 汉书·诸侯王表 第二
卷15 王子侯表 第三
卷19 百官公卿表第七
卷20 古今人表第八

卷21 律历志 第一
卷22 礼乐志 第二
卷23 刑法志 第三
卷24 食货志 第四
卷25 郊祀志 第五
卷26 天文志 第六
卷27 五行志 第七
卷28 地理志 第八
卷20 沟洫志第九
卷30 艺文志 第十
-
-

列传

卷次
目次
卷中人物(括号人物为附传)
卷31
卷32
卷33
魏豹田儋韩王信(与韩信不是同一个人。)
卷34
卷35
荆燕吴传 第五
荆王刘贾,燕王刘泽,吴王刘濞
卷36
楚元王刘交刘向刘歆
卷37
卷38
高五王传 第八
齐悼惠王刘肥,赵隐王刘如意,赵幽王刘友,赵共王刘恢,燕灵王刘建
卷39
卷40
卷41
卷42
卷43
卷44
淮南厉王刘长,衡山王刘赐,济北贞王刘勃
卷45
卷46
卷47
文三王传 第十七
梁孝王刘武,代孝王刘参,梁怀王刘揖
卷48
贾谊传 第十八
卷49
卷50
张冯汲郑传 第二十
卷51
贾邹枚路传 第二十一
卷52
窦田灌韩传 第二十二
卷53
景十三王传 第二十三
临江闵王刘荣,河间献王刘德,临江哀王刘阏于,鲁恭王刘馀,江都易王刘非,胶西于王刘端,赵敬肃王刘彭祖,中山靖王刘胜,长沙定王刘发,广川惠王刘越,胶东康王刘寄,清河哀王刘乘,常山宪王刘舜
卷54
李广苏建传 第二十四
卷55
卫青霍去病传 第二十五
卷56
董仲舒传 第二十六
卷57
司马相如传 第二十七
卷58
卷59
张汤传 第二十九
卷60
杜周传 第三十
卷61
张骞李广利传 第三十一
卷62
司马迁传 第三十二
卷63
武五子传 第三十三
戻太子刘据,齐怀王刘闳,燕刺王刘旦,广陵厉王刘胥,昌邑哀王刘髆(海昏侯刘贺
卷64
卷65
东方朔传 第三十五
卷66
卷67
杨胡朱梅云传 第三十七
卷68
霍光金日磾传 第三十八
卷69
赵充国辛庆忌传 第三十九
卷70
卷71
隽疏于薛平彭传 第四十一
卷72
王贡两龚鲍传 第四十二
卷73
韦贤传 第四十三
卷74
魏相丙吉传 第四十四
卷75
卷76
赵尹韩张两王传 第四十六
卷77
卷78
萧望之传 第四十八
卷79
冯奉世传 第四十九
卷80
宣元六王传 第五十
淮阳宪王刘钦,楚孝王刘嚣,东平思王刘宇,中山哀王刘竟,定陶共王刘康,中山孝王刘兴
卷81
匡张孔马传 第五十一
卷82
王商史丹傅喜传 第五十二
卷83
薛宣朱博传 第五十三
卷84
翟方进传 第五十四
卷85
谷永杜邺传 第五十五
卷86
何武王嘉师丹传 第五十六
卷87
扬雄传 第五十七
卷88
儒林传 第五十八
卷89
循吏传 第五十九
文翁 王成 黄霸 朱邑 龚遂 召信臣 [12]
卷90
酷吏传 第六十
卷91
货殖传 第六十一
范蠡 子贡 白圭 猗顿 乌氏蠃 巴寡妇清 蜀卓氏 程郑 罗裒 宛孔氏 丙氏 刀间 师史 宣曲任氏
卷92
游侠传 第六十二
卷93
佞幸传 第六十三
卷94
匈奴传 第六十四
卷95
西南夷两粤朝鲜传 第六十五
卷96
西域传 第六十六
卷97
外戚传 第六十七
吕公,孝惠张皇后,高祖薄姬,孝文窦皇后窦长君),孝景薄皇后,孝景王皇后,孝武卫皇后,孝武李夫人,孝武钩弋赵婕妤,孝昭上官皇后,卫太子史良娣史皇孙王夫人,孝宣许皇后,孝宣霍皇后,孝宣王皇后,孝成许皇后,孝成班婕妤,孝成赵皇后,孝元傅昭仪,定陶丁太后,孝哀傅皇后,孝元冯昭仪,中山卫姬,孝平王皇后 [14]
卷98
元后传 第六十八
卷99
王莽传 第六十九
卷100
叙传 第七十
班家历史,班固序文 [1]

附录

汉书叙例
正议大夫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 颜师古撰
储君体上哲之姿,膺守器之重,俯降三善,博综九流,观炎汉之余风,究其终始,懿孟坚之述作,嘉其宏赡,以为服、应曩说疏紊尚多,苏、晋众家剖断盖砂,蔡氏纂集尤为牴牾,自兹以降,蔑足有云。怅前代之未周,愍将来之多惑,顾召幽仄,俾竭刍荛,匡正睽违,激扬郁滞,将以博喻胄齿,远覃邦国,弘敷锦带,启导青衿。曲禀宏规,备蒙嘉惠,增荣改观,重价流声。斗筲之材,徒思罄力,驽蹇之足,终惭远致。岁在重光,律中大吕,是谓涂月,其书始就。不耻狂简,辄用上闻,粗陈指例,式存扬搉。《汉书》旧无注解,唯服虔应劭等各为音义,自别施行。至典午中朝,爱有晋灼,集为一部,凡十四卷,又颇以意增益,时辩前人当否,号曰《汉书集注》。属永嘉丧乱金行播迁,此书虽存,不至江左。是以爱自东晋迄于,南方学者皆弗之见。有臣瓒者,莫知氏族,考其时代,亦在晋初,又总集诸家音义,稍以己之所见,续厕其末,举驳前说,喜引《竹书》,自谓甄明,非无差爽,凡二十四卷,分为两帙。今之集解、音义则是其书,而后人见者不知臣瓒所作,乃谓之应劭等《集解》。王氏《七志》,阮氏《七录》,并题云然,斯不审耳。学者又斟酌瓒姓,附著安施,或云傅族,既无明文,未足取信。蔡谟全取臣瓒一部散入《汉书》,自此以来始有注本。但意浮功浅,不加隐括,属辑乖舛,错乱实多,或乃离析本文,隔其辞句,穿凿妄起。职此之由,与未注之前大不同矣。谟亦有两三处错意,然于学者竟无弘益。
《汉书》旧文多有古字,解说之后屡经迁易,后人习读,以意刊改,传写既多,弥更浅俗。今则曲核古本,归其真正,一往难识者,皆从而释之。
古今异言,方俗殊语,未学肤受,或未能通,意有所疑,辄就增损,流遁忘返,秽滥实多。今皆删削,克复其旧。
诸表列位,虽有科条,文字繁多,遂致饵杂,前后失次,上下乖方,昭穆参差,名实亏废。今则寻文究例,普更刊整,澄荡愆违,审定阡陌,就其区域,更为局界,非止寻读易晓,庶令转写无疑。
礼乐歌诗,各依当时律吕,修短有节,不可格以恒例。读者茫昧,无复识其断章,解者支离,又乃错其句韵,遂使一代文采,空韫精奇,累叶钻求,罕能通习。今并随其曲折,剖判义理,历然易晓,更无疑滞,可得讽诵,开心顺耳。
凡旧注是者,则无间然,具而存之,以示不隐。其有指趣略举,结约未伸,衍而通之,使皆备悉。至于诡文僻见,越理乱真,匡而矫之,以祛惑蔽。若泛说非当,芜辞竞逐,苟出异端,徒为烦冗,祗秽篇籍,盖无取焉。旧所阙漏,未尝解说,普更详释,无不洽通。上考典谟,旁究《苍》《雅》,非苟臆说,皆有援据。六艺残缺,莫睹全文,各自名家,扬镳分路。是以向、歆、班、马、仲舒、子云所引诸经或有殊异,与近代儒者训义弗同,不可追驳前贤,妄指瑕,曲从后说,苟会扃涂。今则各依本文,敷畅厥指,非不考练,理固宜然,亦犹康成注《礼》,与其《书》《易》相,元凯解《传》,无系毛、郑《诗》文。以类而言,其意可了。爱自陈、项,以讫哀、平,年载既多,综缉斯广,所以纪传表志时有不同,当由笔削未休,尚遗秕稗,亦为后人传授,先后错杂,随手率意,遂有乖张。今智穷波讨源,构会甄释。
字或难识,兼有借音,义指所由,不可暂阙。若更求诸别卷,终恐废于披览。今则各于其下,随即翻音。至如常用可知,不涉疑昧者,众所共晓,无烦翰墨。
近代注史,竞为该博,多引杂说,攻击本文,至有诋诃言辞,掎摭利病,显前修之纰僻,骋己识之优长,乃效矛盾之仇雠,殊乖粉泽之光润。今之注解,翼赞旧书,一遵轨辙,闭绝歧路。
诸家注释,虽见名氏,至于爵里,颇或难知。传无所存,具列如左:
荀悦字仲豫,颍川人,后汉秘书监。(撰《汉纪》三十卷,其事皆出《汉书》。)
服虔字子慎,荥阳人,后汉尚书侍郎、高平令、九江太守。(初名重,改名祗,后定名虔。)
应劭字仲援,(一字仲援,一字仲远。)汝南南顿人,后汉萧令,御史营令,泰山太守。
伏俨字景宏,琅邪人。
刘德,北海人。
郑氏,晋灼《音义》序云不知其名,而臣瓒《集解》辄云郑德。既无所据,今依晋灼但称郑氏耳。
李斐,不详所出郡县。
李奇,南阳人。
邓展,南阳人,魏建安中为奋威将军,封高乐乡侯。
文颖字叔良,南阳人,后汉末荆州从事,魏建安中为甘陵府丞。
张揖字稚让,清河人,(一云河间人。)魏太和中为博士。(止解《司马相如传》一卷。)
苏林字孝友,陈留外黄人,魏给事中领秘书监、散骑常侍、永安卫尉、太中大夫黄初中迁博士,封安成亭侯。
张晏字子博,中山人。
如淳冯翊人,魏陈郡丞。
孟康字公休,安平广宗人,魏散骑常侍、弘农太守、领典农校尉、勃海太守、给事中、散骑侍郎、中书令,后转为监,封广陵亭侯。
项昭,不详何郡县人。
韦昭字弘嗣,吴郡云阳人,吴尚书郎太史令中书郎博士祭酒中书仆射,封高陵亭侯。
晋灼,河南人,晋尚书郎。
刘宝字道真,高平人,晋中书郎、河内太守、御史中丞太子中庶子、吏部郎、安北将军。(侍皇太子讲《汉书》,别有《驳义》。)
臣瓒,不详姓氏及郡县。
郭璞字景纯,河东人,晋赠弘农太守。(止注《相如传序》及游猎诗赋。)
蔡谟字道明,陈留考城人,东晋侍中五兵尚书太常领秘书监,都督徐、兖、青三州诸军事,领徐州刺史,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领扬州牧,侍中司徒不拜,赠侍中司空,谥文穆公。
崔浩字伯深,清河人,后魏侍中特进抚军大将军,左光禄大夫、司徒,封东郡公。(撰荀悦《汉纪》音义。)
景祐刊本校语
景祐元年九月,秘书丞余靖上言:“国子监所印两汉书文字舛讹,恐误后学,臣谨参括众本,旁据它书,列而辨之,望行刊正。”
诏送翰林学士张观等详定闻奏,又命国子监直讲王洙与靖偕赴崇文院雠对。二年三月,靖又上言:“案颜师古叙例云:班固《汉书》,旧无注解,唯服虔、应劭等各著音义,自名其家。至西晋晋灼,集为一部,凡十四卷,又颇以意增益,时辩二学当否,号曰《汉书集注》。永嘉之乱,此书不至江左。有臣瓒者,莫知氏族,考其时代,亦在晋初,又总集诸家音义,稍以己见,续厕其末,掎摭前说,多引《汲冢竹书》,凡二十四卷,分为两帙。凡称集解、音义,即其书也,蔡谟全取此书散入众篇,自是以来,始有注本。至唐太宗时,皇太子承乾命颜师古更加刊整,删繁补略,裁以己说,儒者服其详博,遂成一家。总先儒注解,名姓可见者二十有五人,而爵里、年代,史阙载者殆半。考其附著及旧说所承注释源流、名爵、年次,谨条件以闻望德,刻于本书之末,庶令学者启卷具知。”奏可。今列之如左:
荀悦,以下内容同《汉书叙例》
服虔,以下内容同《汉书叙例》
应劭,以下内容同《汉书叙例》
伏俨,以下内容同《汉书叙例》
刘德,以下内容同《汉书叙例》
郑氏,旧传晋灼《集注》云北海人,不知其名,而臣瓒以为郑德。今书但称郑氏。
李斐,以下内容同《汉书叙例》
李奇,以下内容同《汉书叙例》
邓展,以下内容同《汉书叙例》
文颖,以下内容同《汉书叙例》
张揖,以下内容同《汉书叙例》
苏林,以下内容同《汉书叙例》
张晏,以下内容同《汉书叙例》。
如淳,以下内容同《汉书叙例》
孟康,以下内容同《汉书叙例》
项昭,以下内容同《汉书叙例》。
韦昭,以下内容同《汉书叙例》
晋灼,以下内容同《汉书叙例》。
刘宝,以下内容同《汉书叙例》。
臣瓒,不知何姓。案裴骃《史记序》云,莫知氏姓。韦稜《续训》又言未详,而刘孝标《类苑》以为于瓒,郦元注《水经》以为薛瓒姚察《训纂》云,案《庾翼集》于瓒为翼主簿、兵曹参军,后为建威将军。《晋中兴书》云,翼病卒,而大将军于瓒等作乱,翼长史江虨诛之。于瓒乃是翼将,不载有注解《汉书》。然所采众家音义,自服虔、孟康以外,并因晋乱灭,不传江左。而《高纪》中瓒案《茂陵书》、《文纪》中案《汉禄秩令》,此二书亦复亡失,不得过江,明此瓒是晋中朝人,故得具其先辈音义及《茂陵书》《汉令》等耳。蔡谟之江左,以瓒二十四卷散入《汉书》,今之注也。若谓为于瓒,乃是东晋人,年代前后了不相会,此瓒非于足可知矣。又案《穆天子传》目录云,秘书校书郎傅瓒校古文《穆天子传》,已记《穆天子传》者,汲县人不准盗发古冢所得书。今《汉书音义》臣瓒所案,多引《汲书》以驳众家训义,此瓒疑是傅瓒。瓒时职典校书,故称臣也。颜师古曰,后人斟酌瓒姓,附之傅族耳,既无明文,未足取信。
郭璞,以下内容同《汉书叙例》
蔡谟,以下内容同《汉书叙例》
崔浩,以下内容同《汉书叙例》
颜籀,字师古,雍州万年人。唐中书侍郎,兼通直散骑常侍、秘书少监、弘文馆学士,封琅邪县子。
二年九月校书毕,凡增七百四十一字,损二百一十二字,改正一千三百三字。



外交部:将本着科学原则研究日方关于恢复水产品输华请求
外交部:坚决反对美国向中国台湾地区出售武器
测试视频
综合看点 查看更多>>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釜山举行会晤
古巴纪念革命英雄卡米洛·西恩富戈斯遇难66周年
2025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在重庆开幕
科特迪瓦总统选举初步计票结果显示瓦塔拉胜选
李成钢:中美就稳妥解决多项重要经贸议题形成初步共识
纵横天下 查看更多>>
巴基斯坦军方消息人士称同意恢复与阿富汗会谈
愿推动韩中互惠合作 打造两国民众切身可感的成果——访韩国总统李在明
日本民众连日抗议日美首脑会谈
中方敦促加强国际反恐合作
中美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经贸磋商
俄外交部发言人:西方仍是虚假信息主要制造者
美政府“停摆”或致高达140亿美元经济损失
“停摆”之下 美国联邦食品救济将暂停
中朝共同举行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纪念活动
墨西哥:采收万寿菊 迎接亡灵节
以军再次空袭加沙 两日来致死上百人
荷兰议会众议院选举投票开始
俄外长:北约违背承诺 扩张“一刻也未停止”
喀麦隆现任总统比亚赢得连任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习近平主席韩国之行首日聚焦
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确定
王毅出席蓝厅论坛就落实全球治理倡议发表讲话
李强赴吉隆坡出席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
中加关系研讨会在加拿大渥太华举办
中国速度,重新定义“距离”
习近平主席推动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
中国以开放胸怀迎接中外文明交流热潮
中管企业、中管金融企业和中管高校干部职工以实干笃行贯彻落实全会精神
增强必胜信心 赢得战略主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锚定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目标
香港特区第八届立法会选举有序展开 再次彰显新选制优势
十五运会澳门赛区火炬传递路线公布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组织联合巡逻
大格局·大机遇·大舞台——台胞台企积极展望“十五五”
两岸学者:两岸交流出现新态势,统一进程不可逆转
山东博兴:积极构建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开拓智慧农业广阔空间
我国牵头制定的气候环境试验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中央财政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4.84亿元下达
把就业当作民生头等大事来抓
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法院先行调解案件数量增长明显
检察机关依法惩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维护网络清朗
首度“亮剑”!《广告法》精准打击AI伪造名人带货案
“一秒生成制服照”? AI岂能如此换装
人民法院40余年累计受理涉外海事案件8.8万件
26国代表齐聚山东潍坊 共话薯业高质量发展与全球粮食安全
陕西白水:苹果试验站铺就“致富路”
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小麦抗湿晚播培训月活动
加快农业数智化转型升级
科技赋能农业生产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探访中国农大肇东实验站
华容县人民医院做了这几件事,留住县域内70%以上胃肠肿瘤患者
仅30万人口的巨鹿,县医院如何跻身全省县域肿瘤防治标杆的?
顶级专家齐聚北京!第十届国家癌症中心结直肠癌学术会议-县域培训专题会议成功举办
县域肿瘤防治中心专家赋能,守护 “安且吉兮” 之地
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雷海潮介绍6项重点部署工作
前沿科技 查看更多>>
什么样的科学家能上太空
全球指标领先的全离子加速器装置调试成功
我国科研人员实现“人造太阳”关键核心材料制备
硬气的种子,智慧的农具!杨凌农高会照见农业未来
算力赛道升温 上市公司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健康生活 查看更多>>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 | 坐上无人驾驶eVTOL是啥感觉?
新“职”所向丨机器人的“教练员”
数字时代别落下银发一族
“二次号码”与“数字遗产”之困
智算中心规模跃阶式发展 投资规模持续扩大
实用技术 查看更多>>
2025马德里科技展开幕 聚焦数字未来
养老机器人如何加快“飞”入寻常百姓家
程鹏谈智能电动汽车“科技平权”
智能化成为机械行业升级新引擎
无人机“智慧巡检”打造低空经济新样本
科普博览 查看更多>>
前三季度我国软件业务 收入同比增长13%
中国科技馆推出系列老年科普活动
第八届进博会将展示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
“奋斗者”号回到三亚 载人深潜“双雄”在北极实现水下联合作业
加快建设自主可控的科学数据体系
镜头连中外 | 文心致远,延续中韩古城千年情缘
中国邮政发布《丙午年》特种邮票图稿
我国迄今发现时代最早的竹简在湖北展出
首届上海市民文化节妆造大赛收官
2025年“遇见中国”文化节在瑞士伯尔尼举行
2026年初中学考报名时间确定
教育部公布2025—2028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
10年,这支大学志愿团队帮乡里娃发现美
海南莫斯科动力大学(筹)加紧建设
教育部发布10条措施,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巴林亚青会:中国队游泳赛场收获4金
香港网球公开赛 | 张帅晋级女单次轮
公投获多数居民支持 慕尼黑距离再度举办夏奥会还有多远?
障碍跑世锦赛100米项目再现“兄弟对决”
拜仁喜迎12连胜 利物浦止住颓势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宁夏隆德:六盘山红色文旅提质升级促发展
华服“舞动”中原 激活文旅融合新动力
同程旅行与成都天府机场联合举办“与天府·遇世界”全球航旅嘉年华活动
福建首条第五航权客运航线开通
广东金林陨石坑为万年来世界最大规模小天体撞击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