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全球時事|洞察國際風雲
2025-03-18 17:24 星期二

科技未来时丨把数据刻进DNA!海量信息存储打开新思路

时间:2025-06-09 10:12 来源:快讯社

 《经济参考报》6月9日刊发记者吴蔚、张漫子采写的文章《科技未来时丨把数据刻进DNA!海量信息存储打开新思路》。文章称,近日,天津大学应用数学中心吴华明教授团队研发了一种全新的DNA存储系统——HELIX,并成功实现了60MB的医学影像(时空组学)图片信息的存储与恢复。这是我国科研人员在DNA存储领域取得的又一次新突破。此前,北京大学张成和钱珑DNA存储团队首次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行写入策略的DNA存储方法,利用分子活字印刷的方式,将大熊猫彩色照片存入表观分子修饰中,实现了27.5万比特的非传统DNA存储。

  什么是DNA存储?DNA存储有哪些优势?业内专家告诉记者,DNA存储是一种利用人工合成的脱氧核糖核酸(DNA)作为信息载体的新型存储技术,具有密度大、耗能低、无磨损和寿命长等潜在优势。

  “理论上,仅1克DNA就能存储约1000万小时的高清视频数据,也许1公斤DNA便能装下全世界的数据。”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副研究员张成说,“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和自组装特性,使其在甚小空间内也可以紧凑排列,承载极高密度的信息。”此外,DNA的四种碱基(腺嘌呤A、胞嘧啶C、鸟嘌呤G和胸腺嘧啶T)的排列组合变化无穷,也就意味着它们可以编码几乎无限量的信息,使得DNA理论上具备比任何现有存储设备更高的存储容量。

  DNA可以保存多久?最新答案是200万年。近年科学家曾从格陵兰岛冻土中成功提取200万年前的DNA序列,其中信息仍历历可辨。DNA存储不仅存得久,而且存得牢,若能有效避免水分与紫外线的影响,DNA可以在数十万年内保持稳定不变。更重要的是,DNA存储额外耗能极低,理想保存环境与日常环境相差不大。要想在能源有限条件下实现数据的长期保存,DNA存储堪称首选。

  如何把数据存入DNA?张成介绍,传统的DNA存储方法首先是将数据进行编码,也就是将二进制数据按照设定好的编码规则转化为DNA序列;接下来,通过合成DNA分子实现存储的信息写入,即按照编码的顺序逐个加入碱基,以串行的方式合成DNA链;第三步就是存储与读取。

  为什么需要研发DNA存储技术?国家数据局发布的《全国数据资源调查报告(2024年)》显示,2024年全国数据生产总量达41.06泽字节(ZB),同比增长25%。面对数据量的爆炸式增长,传统存储方式面临容量有限、维护成本高、设备寿命短等诸多挑战,寻找新一代存储介质迫在眉睫。2022年,我国“十四五”规划将DNA存储列为与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量子信息、第三代半导体等并列的新兴技术。当前,作为未来产业的前沿方向之一,DNA存储已形成以核心城市为引领、产学研联动的多区域发展格局,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等多地均有所布局。以北京市为例,今年北京将在未来信息、未来健康等六大领域持续发力,推动未来产业发展全面提速,其中包括DNA存储等前沿方向。

  何时能用上DNA存储?业内专家告诉记者,DNA存储的产业化落地道阻且长。“当前,DNA存储还面临存得贵、读得慢等痛点。”张成表示,一是成本高昂,目前合成2MB的DNA数据需要约7000美元,读取数据需要约2000美元,如果以DNA形式存储1GB大小的电影,大约需要花费358万美元;二是读写速度太慢,以目前的技术,在合成DNA时每添加一个碱基都需要多个操作环节,尚无法满足日常简单的实时数据存储需求;三是读取环节准确率不高,例如写入过程可能出现不正确的修饰等错误,读取时也可能因测序误差导致还原数据不准确等状况。

  正因如此,科研人员正在加快底层核心技术突破,研发新型DNA存储技术,以期推动DNA存储产业化。例如,2024年北大DNA存储团队提出的并行写入策略DNA存储方法,并不依赖于传统的“从头合成”写入路线原理,而是利用甲基修饰比特编码信息,将信息并行地打印在DNA分子之上。相关技术不仅为实现快速、低成本的大规模分子数据存储奠定了基础,还为未来DNA存储的发展提供了全新思路。

  “DNA存储要实现商业化应用,还需在底层技术层面进一步取得突破,从而在降低成本、提高速度、提升准确率等多个方面取得跨越进展。”张成表示。

外交部:将本着科学原则研究日方关于恢复水产品输华请求
外交部:坚决反对美国向中国台湾地区出售武器
测试视频
综合看点 查看更多>>
多国谴责+民众抗议! 以军“接管加沙城”计划内外承压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
美印博弈,印度真的会选择“硬刚”吗?
NASA要在月球上建核反应堆,靠谱吗?
美国波音军机组装业务面临停工
纵横天下 查看更多>>
美媒:俄潜艇扩充计划将成美国“真正挑战”
科特迪瓦举行独立日阅兵典礼
面对美国关税大棒,日印领导人发声
巴西就美加征关税向世贸组织提请磋商
黎巴嫩举行活动纪念贝鲁特港口爆炸事件五周年
特朗普准备单见普京 泽连斯基:这公平吗
研究推断洛杉矶野火实际致死人数多于发布数字
中欧班列“东通道”今年累计通行班列超3000列
不满欧美贸易协议,德财长:我们应更强硬
韩国军方着手拆除对朝扩音器
半岛电视台记者团队遭以军袭击 5人死亡
美俄领导人将于8月15日在美国阿拉斯加州会晤
世卫组织:加沙民众陷入饥饿和疾病 国际社会应持续提供人道援助
直击墨西哥现状,这篇手记引发网友共鸣!
西班牙再迎高温天气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巡礼
2025第二十七届哈尔滨国际车展开幕
新时代人民军队军旗体系
2025年国际粮食减损大会观察
中欧携手合作意义重大而深远
我国首次完成载人月球探测任务揽月月面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
沪渝蓉高铁跨京杭运河斜拉桥主塔封顶
山西上半年非常规天然气产量创新高
新疆独库公路正值旅游旺季
中美“乒乓外交”54周年纪念活动在拉斯维加斯举行
邂逅香港原创粤语音乐剧的多元文化之美
成都世运会 | 诞生首金的徒步定向,为啥像一场“闭卷考”?
民族舞剧《红楼梦》亮相香港
台湾青年在闽研学追寻历史文脉与创新热土
乌兹别克斯坦-中国香港商务论坛在港举办
夏季空调这样用,省电还省心!
“购在中国”激活消费新引擎
“千年本草”中药新质生产力行动在京启动
未来城市更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70城房价数据发布北京新房二手房价格环比双降 6月各线城市房价降幅收窄
最高法发布人民法院依法严惩医保骗保犯罪典型案例
护工骑手受伤谁买单 劳务关系赔偿有规则
公安部印发实施《关于依法打击知识产权犯罪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美最高法院为特朗普拆解教育部开绿灯
2024年吉林法院依法惩处毒品犯罪分子478人
一颗老汉瓜里的新疆故事:从 “带不出新疆” 到 “香飘千万家”
宁夏银川:“农光互补”助力绿色发展
一产“焕新”:黑土地上 田间满满硬科技
山东枣庄:甜蜜水果赋能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岂能“数据交差”
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是何关系
你不知道的真相
中国古代十大“情书”
榜下捉婿的由来
“一日三餐”的来历
前沿科技 查看更多>>
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体验“机”智生活!
“所有试验都是为了确保登月航天员的安全着陆和返回”
低空经济发展需要科技的强大支撑
“大航天时代”轮廓愈发清晰
科学与健康|基因组编辑新利器:PCE技术实现染色体“精准编辑”
健康生活 查看更多>>
掌握核心技术,中国航天迈上新高度
北京首家机器人主题餐厅来了!记者实探“色香味”
科技政策“瘦身强体”释放制度“红利”
三年内我国将建成200+卓越级智能工厂
三年内我国将建成200+卓越级智能工厂
实用技术 查看更多>>
走近“脑机接口”,探秘如何“心想事成”
七部门: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在这家AI体验馆看见未来养老“科技范”
“铁臂巡守”“CT扫描”——中国高铁运维机器人又亮“黑科技”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07组卫星
科普博览 查看更多>>
机器人时代正加速到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举行
遏制健康领域“伪科普”生存空间
我科学家借陨石揭秘月球“婴儿期”
在北纬21°的中国沙滩上,曾有恐龙漫步
强“智”铸“链” 国产高端装备多点突破
北京:“古都之脊”绽新彩 老城发展添活力
内蒙古扎赉特旗:多彩农牧民那达慕
这才叫国潮·一方文创千年墨痕化烛台:当《寒切帖》照进生活
“经纬华章——清代、民国织绣艺术品专场”展览在京启幕
新疆“丝绸之路”街舞展演燃动油城
多所高校宣布延长研究生学制
高等教育择校新风向:考生为何青睐广东新设大学?
聚智赋能 共绘未来教育新图景 第十六届新华网教育论坛智慧教育展报名启动
求学圆梦行动帮助240多万农民工实现学历与能力提升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廖祥忠:守立德树人之正 创AI教育之新
成都世运会|蹦床冠军“姐妹花”:在成都感受“4D环绕”般的支持
成都世运会 | 诞生首金的徒步定向,为啥像一场“闭卷考”?
男足金球奖候选名单揭晓 “大巴黎”九人入围
世运会垒球比赛开赛 委内瑞拉和新加坡险胜对手
全国田径锦标赛:吴艳妮女子100米栏折桂 陈圆将男子110米栏达标世锦赛
内蒙古阿尔山:多彩文艺演出丰富市民夜生活
湖南桂东:“凉资源”催生“热文旅”
暑热高温催生文旅新“夜”态
不止有冷空气,更有烟火气——东北避暑游“清凉”出圈
“旅游+”持续发力 澳门经济跑出“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