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全球時事|洞察國際風雲
2025-03-18 17:24 星期二

掌握核心技术,中国航天迈上新高度

时间:2025-08-11 10:59 来源:快讯社

  7月9日,嫦娥六号月球样品最新研究成果在北京集中发布,首次揭开了月球背面的演化历史。一年前,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采集带回月球背面样品。正是借助这些样品,中国科学院地质地球所、国家天文台联合多家单位取得了多个首创性的关键进展。

  “探月工程成果凝结着我国几代航天人的智慧和心血,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我们这些年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的显著成就,充分展现了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追梦不停歇,探索不止步。“十四五”期间,中国航天人迎难而上、接续奋斗,在载人航天、月球与深空探测、空间科学等各领域取得瞩目成就,将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断书写用航天梦托举中国梦的壮丽篇章。

  载人航天:自立自强方能弯道超车

  深夜的中国航天员科研与训练中心,蔡旭哲在失重水槽里反复拆装设备。这是他航天员生涯里一个普通的夜晚。这些螺丝钉,他已拧过上千次。

  2024年12月17日,年近五旬的蔡旭哲,与“90”后航天员宋令东、王浩泽密切协同,完成了长达9小时的太空出舱活动,刷新了单次出舱时长世界纪录。

  “每次执行飞行任务,都不是上一次任务的简单重复,而是向着更高层次不断跨越。”回顾两次飞天经历,蔡旭哲说。

  载人航天,筑梦天宫,总是在一程程接力中刷新高度。

  2021年4月29日,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拉开了中国空间站建设的大幕。在不到20个月时间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先后在文昌、酒泉2个发射场成功组织3次空间站舱段、4次载人飞船和4次货运飞船发射,用连战连捷的骄人战绩,跑出了中国航天“加速度”。

  2022年12月31日,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向全世界郑重宣布:“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我们的‘太空之家’遨游苍穹。”

  至此,三十而立的载人航天工程圆满完成“三步走”发展战略。中国空间站不仅完成了基本构型在轨组装,还实现产品全部国产化、原材料全部国产化、关键核心元器件100%自主可控。世界最快空间交会对接纪录、再生生保系统、航天员出舱服、舱外机械臂、柔性太阳翼……一项项创新成果闪耀太空。

  亲身参与中国载人航天首次“太空会师”、见证中国空间站建成的航天员费俊龙深有感触:“从神舟六号到神舟十五号两次飞行,我充分理解了‘把命运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这句话的分量。要想弯道超车,必先自立自强。”

  目前,中国空间站已经接纳了9个任务乘组的进驻,进行了6次“太空会师”,各项空间应用实验有序展开。后续,我国将研制并择机发射空间站扩展舱段,不断提升中国空间站的能力。

  嫦娥探月:硬核科技谱写精彩华章

  “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叶培建院士的手机里,一直保存着一张照片。那是他上世纪80年代初在瑞士留学期间,参观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总部时拍摄的美国月壤展品。多年来,他常用这张照片激励自己和团队。

  曾经,中国科研人员只能将美国赠送的1克月壤掰成两半使用,如今早已不必羡慕外人。“嫦娥五号、嫦娥六号样品都一直在按照规定分发给全国科学家,嫦娥五号样品也分发给了国外科学家去做研究。大量科学成果在不断涌现。”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春来近日介绍。

  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返回器带着1935.3克月背样品,安全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朗草原。这项历时53天、创造多项世界航天纪录的任务圆满落幕。

  是年9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嫦娥六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指出,嫦娥六号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月球背面采样,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是我国探月工程的重要里程碑。

  嫦娥探月,追逐银辉,总是在一轮轮探索中绘就新图景。

  相比2020年成功实施的嫦娥五号任务,嫦娥六号首次从月球背面采样返回,需要突破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月背智能快速采样、月背起飞上升等关键技术。

  任务中,嫦娥六号所携由玄武岩纤维制作的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徐徐展开、月面自主智能微小机器人拍回着陆器和上升器合影、“挖土”后留在月面的“中”字印记、返回器在大气层边缘打出漂亮的“太空水漂”……一个个精彩瞬间令人记忆犹新。而这背后,处处是硬核科技作为支撑。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邓湘金对自主创新的重要性体会深刻,“在采样和封装系统研制过程中,我们从新材料、元器件等开始突破,掌握了基础技术,脚步走得更扎实、更坚定。”

  未来,中国探月的传奇还将续写。国家航天局局长单忠德介绍,该局正加速实施探月工程四期嫦娥七号、嫦娥八号任务,结合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推进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

  深空探测:永无止境探索浩瀚太空

  2025年7月1日,国家航天局发布了天问二号探测器拍摄的地月影像图。那时,天问二号已飞行一个多月,与地球距离超过1200万公里。

  中国人探索浩瀚太空的脚步,绝不仅限于相距38万公里的月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探索太空永无止境。希望航天战线同志们再接再厉、乘势而上,精心开展月球样品科学研究,接续实施好深空探测等航天重大工程,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为建设航天强国再立新功。

  深空探测,叩问苍穹,总是在一次次跨越中迈向纵深。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一周后,祝融号火星车驶上火星表面;同年11月,天问一号环绕器准确进入遥感使命轨道,开展火星全球遥感探测。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通过一次任务完成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三大目标。

  2025年5月29日,我国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它的目标是距离地球约1800万—4600万公里的2016HO3小行星以及1.5亿—5亿公里之外的311P主带彗星,将通过一次发射,进行小行星伴飞、取样、返回和主带彗星伴飞探测。这项或将持续10年之久的任务将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让我们拭目以待。

  “十四五”期间,中国航天多点开花,成绩喜人。这些成果充分展现中国航天在自立自强和技术自主可控方面的决心和能力,为不断迈向航天强国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接下来,国家航天局将有序推进天问三号火星采样返回任务、天问四号木星系探测等深空探测任务;在羲和号成功进行太阳探测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太阳探测工程;我国将建设新一代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发展卫星互联网系统……“我们将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姿态,为保护地球家园、增进民生福祉、服务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贡献。”单忠德说。


外交部:将本着科学原则研究日方关于恢复水产品输华请求
外交部:坚决反对美国向中国台湾地区出售武器
测试视频
综合看点 查看更多>>
多国谴责+民众抗议! 以军“接管加沙城”计划内外承压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
美印博弈,印度真的会选择“硬刚”吗?
NASA要在月球上建核反应堆,靠谱吗?
美国波音军机组装业务面临停工
纵横天下 查看更多>>
美媒:俄潜艇扩充计划将成美国“真正挑战”
科特迪瓦举行独立日阅兵典礼
面对美国关税大棒,日印领导人发声
巴西就美加征关税向世贸组织提请磋商
黎巴嫩举行活动纪念贝鲁特港口爆炸事件五周年
特朗普准备单见普京 泽连斯基:这公平吗
研究推断洛杉矶野火实际致死人数多于发布数字
中欧班列“东通道”今年累计通行班列超3000列
不满欧美贸易协议,德财长:我们应更强硬
韩国军方着手拆除对朝扩音器
半岛电视台记者团队遭以军袭击 5人死亡
美俄领导人将于8月15日在美国阿拉斯加州会晤
世卫组织:加沙民众陷入饥饿和疾病 国际社会应持续提供人道援助
直击墨西哥现状,这篇手记引发网友共鸣!
西班牙再迎高温天气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巡礼
2025第二十七届哈尔滨国际车展开幕
新时代人民军队军旗体系
2025年国际粮食减损大会观察
中欧携手合作意义重大而深远
我国首次完成载人月球探测任务揽月月面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
沪渝蓉高铁跨京杭运河斜拉桥主塔封顶
山西上半年非常规天然气产量创新高
新疆独库公路正值旅游旺季
中美“乒乓外交”54周年纪念活动在拉斯维加斯举行
邂逅香港原创粤语音乐剧的多元文化之美
成都世运会 | 诞生首金的徒步定向,为啥像一场“闭卷考”?
民族舞剧《红楼梦》亮相香港
台湾青年在闽研学追寻历史文脉与创新热土
乌兹别克斯坦-中国香港商务论坛在港举办
夏季空调这样用,省电还省心!
“购在中国”激活消费新引擎
“千年本草”中药新质生产力行动在京启动
未来城市更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70城房价数据发布北京新房二手房价格环比双降 6月各线城市房价降幅收窄
最高法发布人民法院依法严惩医保骗保犯罪典型案例
护工骑手受伤谁买单 劳务关系赔偿有规则
公安部印发实施《关于依法打击知识产权犯罪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美最高法院为特朗普拆解教育部开绿灯
2024年吉林法院依法惩处毒品犯罪分子478人
一颗老汉瓜里的新疆故事:从 “带不出新疆” 到 “香飘千万家”
宁夏银川:“农光互补”助力绿色发展
一产“焕新”:黑土地上 田间满满硬科技
山东枣庄:甜蜜水果赋能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岂能“数据交差”
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是何关系
你不知道的真相
中国古代十大“情书”
榜下捉婿的由来
“一日三餐”的来历
前沿科技 查看更多>>
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体验“机”智生活!
“所有试验都是为了确保登月航天员的安全着陆和返回”
低空经济发展需要科技的强大支撑
“大航天时代”轮廓愈发清晰
科学与健康|基因组编辑新利器:PCE技术实现染色体“精准编辑”
健康生活 查看更多>>
掌握核心技术,中国航天迈上新高度
北京首家机器人主题餐厅来了!记者实探“色香味”
科技政策“瘦身强体”释放制度“红利”
三年内我国将建成200+卓越级智能工厂
三年内我国将建成200+卓越级智能工厂
实用技术 查看更多>>
走近“脑机接口”,探秘如何“心想事成”
七部门: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在这家AI体验馆看见未来养老“科技范”
“铁臂巡守”“CT扫描”——中国高铁运维机器人又亮“黑科技”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07组卫星
科普博览 查看更多>>
机器人时代正加速到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举行
遏制健康领域“伪科普”生存空间
我科学家借陨石揭秘月球“婴儿期”
在北纬21°的中国沙滩上,曾有恐龙漫步
强“智”铸“链” 国产高端装备多点突破
北京:“古都之脊”绽新彩 老城发展添活力
内蒙古扎赉特旗:多彩农牧民那达慕
这才叫国潮·一方文创千年墨痕化烛台:当《寒切帖》照进生活
“经纬华章——清代、民国织绣艺术品专场”展览在京启幕
新疆“丝绸之路”街舞展演燃动油城
多所高校宣布延长研究生学制
高等教育择校新风向:考生为何青睐广东新设大学?
聚智赋能 共绘未来教育新图景 第十六届新华网教育论坛智慧教育展报名启动
求学圆梦行动帮助240多万农民工实现学历与能力提升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廖祥忠:守立德树人之正 创AI教育之新
成都世运会|蹦床冠军“姐妹花”:在成都感受“4D环绕”般的支持
成都世运会 | 诞生首金的徒步定向,为啥像一场“闭卷考”?
男足金球奖候选名单揭晓 “大巴黎”九人入围
世运会垒球比赛开赛 委内瑞拉和新加坡险胜对手
全国田径锦标赛:吴艳妮女子100米栏折桂 陈圆将男子110米栏达标世锦赛
内蒙古阿尔山:多彩文艺演出丰富市民夜生活
湖南桂东:“凉资源”催生“热文旅”
暑热高温催生文旅新“夜”态
不止有冷空气,更有烟火气——东北避暑游“清凉”出圈
“旅游+”持续发力 澳门经济跑出“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