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全球時事|洞察國際風雲
2025-03-18 17:24 星期二

这种“思维陷阱”正让很多人反复内耗、焦虑!快停下

时间:2025-06-04 07:13 来源:快讯社

你是否经常会不由自主地吓自己,总感觉大难临头?你是否常常无法控制地把日常小阻碍看作重大威胁,把一时的挫折误解为彻底的失败?又或者,你是否习惯于在心里为事情的发展做最坏的打算,总是预期最糟糕的结果?

  比如:

  伴侣没有及时回复信息,你会立刻联想到对方可能出了严重事故,或者不再爱你了,甚至开始想象自己孤独终老的悲惨人生;



  领导发了一条语音让你过去谈话,你会瞬间紧张,怀疑自己是不是哪里做错了,甚至联想到被批评、失业,继而想象未来穷困潦倒的生活;

  例行体检结果有些异常,你会开始担忧这是不是重大疾病的征兆,脑海中浮现出治病花光积蓄、家人生活艰难的画面……

  这些例子听起来似乎有些夸张,却并非个例。

  事实上,从小到大,我们仿佛被教导要为最坏的情况做好准备。还记得小时候考试得80分,父母是怎么说的吗?“你现在不好好学习,以后就考不上好大学;考不上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就娶/嫁不到好老婆/老公;娶/嫁不到好老婆/老公,就过不上幸福生活;过不上幸福生活,人生就毁了!”

  听起来荒谬,但这种思维模式却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们。久而久之,我们习惯了将任何微小的失误、困难或风险“灾难化”,仿佛一根线断了,整块布就会散掉。于是,我们对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杯弓蛇影、小题大做,宁可想错也不愿放过,深陷在“最坏可能性”的假想中。而这一切,都是“灾难化思维”在作祟!

  灾难化思维

  就像“白日噩梦”

  想象力是人类的超能力,它赋予我们创造力与灵感,帮助我们构建未来的蓝图,解决复杂的问题。然而,这一超能力也有“副作用”。当想象力脱离现实的边界,不受理性控制时,它可能将我们拖入一种名为“灾难化思维”的漩涡,让我们的头脑反复上演“白日噩梦”。

  灾难化思维是一种认知扭曲,指我们在面对问题或挑战时,习惯性地夸大负面事件的严重性,甚至在几乎没有实际证据支持的情况下,迅速得出最糟糕的结论,并对其深信不疑。它让我们将小问题放大成巨大的危机,仿佛每一个挫折都可能引发“灾难性后果”。

  因此,灾难化思维也被称为“放大化”或“极端化”,这些术语反映了这一思维模式的本质:我们总是把问题看得比实际严重得多,并在想象中建构出噩梦般的场景,误以为那就是即将发生的现实。

  如何识别灾难化思维?

  灾难化思维是一种将普通问题夸大为灾难性后果的思维模式,其核心逻辑通常包括两个部分:

  ① 预测一个负面结果:从“如果……怎么办?”开始

  灾难化思维的第一步是启动假设。

  面对困难或不确定性,人们通过“如果……”的框架,构建出一个可能的负面场景。这一阶段的预测通常是基于焦虑和恐惧,而不是基于客观事实或合理推理。

  例如,如果老板对我的工作不满意怎么办?如果这是某种严重疾病怎么办?如果伴侣不回消息是因为不想搭理我怎么办?

  ② 跳到灾难性结论:用“……一切都完了!”结束

  灾难化思维的第二步是直接将假设的负面结果当作必然发生的事实,并通过绝对化的语言对其定性。这种语言模式常用“肯定”“一定”“完了”等词汇,忽略了事情可能有其他发展方向或解决办法。

  例如,那老板肯定对我很失望,我可能会失去这份工作,一切都完了!我可能得了重病,我的人生会因此彻底毁掉,一切都完了!她一定是不爱我了,想和我分手,一切都完了!

  灾难化思维是

  射向自我的第二支箭

  陷入灾难化思维的人,往往因为过度聚焦于假设的负面后果而感到强烈的焦虑和恐惧。这种思维模式导致他们沉浸在“最坏结局”将要发生的笃定中,忽视了现实中可能存在的解决方案。这种认知偏差不仅削弱了他们采取实际行动的能力,还进一步加剧了无助感。因此,灾难化思维对情绪健康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同时,它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研究表明,慢性疼痛患者更容易陷入对疼痛的灾难化思维。这种思维模式会产生连锁反应(类似多米诺骨牌效应):它让患者减少活动,增加疼痛敏感性,延长痛苦的持续时间,并进一步强化灾难化思维的循环。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赵阳瑞雪和林恩·马蒂尔,以及斯坦福大学的贝丝·达纳尔进行了一项关于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研究。他们对143名患者进行了每日跟踪,记录了患者的疼痛灾难化思维、身体活动以及久坐行为的时间。

  研究结果发现,早晨对疼痛产生强烈灾难化思维的患者,通常会感到夸大的无助感和绝望感。这种情绪会促使他们避免日常锻炼和身体活动,进而影响情绪状态,增加抑郁症状和疼痛敏感性。结果是,他们花更多时间久坐或卧床,形成恶性循环。这种行为模式不仅加剧了当天的痛苦,还会导致次日甚至未来几天的灾难化思维和久坐行为持续恶化。

  如果说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失误、令人不愉的琐事、突如其来的意外、微不足道的挫折是生活和现实射向我们的第一支箭,那么灾难化思维就是我们向自己射来的、不必要的第二支箭。

  我们每天都要经历第一支箭的“轰炸”,从早上堵车导致迟到,到关键时刻电脑崩溃;从客户投诉导致工资被扣,到加班加点睡眠不足;从重要场合的言辞失误,到朋友聚会时被爽约,仅仅应对第一支箭,就让我们分身乏术。

  然而,真正让我们感到筋疲力尽的,往往不是第一支箭,而是第二支箭。当我们把堵车解读为“生活的失控”,把电脑崩溃视作“命运的不公”,把客户投诉扩大为“无能的证明”,把被朋友爽约理解为“关系的崩盘”,灾难化思维便如同第二支箭,将第一支箭带来的痛苦放大数倍。第二支箭不仅让我们陷入自责、焦虑和无助之中,还会削弱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让第一支箭的伤口难以愈合。

  如何从“灾难化想象”中

  脱离出来?

  许多人内心深处都有一种信念:世界是危险的,因此,我们需要警惕潜在的问题,考虑最坏的情况,这样我们就可以做好准备,至少在面对“暴风雨”冲击时,不至于措手不及而陷入绝境。从这个角度出发,灾难化思维似乎是有帮助且具有保护性的,是一个人未雨绸缪、规避风险的重要方式。

  然而,事实证明并非如此。灾难化思维的形成,往往是因为过高估计消极后果发生的可能性,同时过低估计自己应对消极后果的能力。这种思维模式实际上会让人陷入过度焦虑和恐惧之中,使情绪被放大的不安所裹挟,进而降低行动力和决策能力。长期来看,灾难化思维不仅无法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挑战,反而会让我们失去对生活的掌控感和积极性,甚至陷入恶性循环。

  因此,不能任由灾难化思维裹挟我们的思想,也不能简单地用“别想太多”来否定它,或者用“一切都会好的”来进行积极替换——这些方式可能在短期内带来安慰,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赛利格曼在为美国陆军设计的“心理韧性训练计划”中,提出了一项名为“正确对待”的练习,旨在帮助人们纠正灾难化思维,减少因对事件进行灾难性解读而引发的恐慌与焦虑。这项练习通过引导人们客观分析事件的可能性,帮助他们从极端化思维中脱离出来,更加理性地面对问题。

  赛利格曼将这个练习分为以下4个步骤:

  第一步:列出最坏的结果;

  第二步:列出最好的结果;

  第三步:列出最有可能的结果;

  第四步:制定一个计划来应对最有可能的结果。

  例如,朋友聚会时没有邀请你:

  第一步,列出最坏的结果

  朋友们不再喜欢你,刻意孤立你;

  你被排除在他们的朋友圈之外;

  你可能会失去这群朋友。

  第二步,列出最好的结果

  朋友们可能只是忘记通知你;

  他们以为你可能太忙,不想打扰你;

  聚会主题可能和你无关,或者只是一次随意的聚会。

  第三步,列出最有可能的结果

  朋友们忘了联系你,但并不是有意忽略你;

  他们觉得这次聚会不一定适合你参加。

  第四步,制定计划应对最有可能的结果

  主动联系朋友,了解情况并表达你的感受;

  提议下一次聚会时提前通知你;

  反思自己是否最近疏远了朋友,试着加强联系。

  陷入灾难化思维的人的眼中,自己的人生就像一部疼痛文学小说,每一个节点都充满痛苦,每一段旅程都布满荆棘,即使偶尔发糖,也会混着玻璃碴子。然而,灾难化思维并不意味着你过于戏剧化或软弱,而是你的大脑试图用一种“保护”的方式来帮助你应对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只是这种“保护”过了度,反而让你背负了过多的心理负担,削弱了你面对现实的能力。

  因此,无须对“灾难化思维”进一步“灾难化”。这种反应虽然过度,却并非不可改变,试着挑战它,调整它,让它成为适度的警钟,而非生活的主旋律。

  网上有一句话是“不要去担心2小时和8公里以外的事情”,希望能帮到正在焦虑的你。


外交部:将本着科学原则研究日方关于恢复水产品输华请求
外交部:坚决反对美国向中国台湾地区出售武器
测试视频
综合看点 查看更多>>
调兵“夺回”首都 特朗普为何这样做
习近平同巴西总统卢拉通电话
多国谴责+民众抗议! 以军“接管加沙城”计划内外承压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
美印博弈,印度真的会选择“硬刚”吗?
纵横天下 查看更多>>
对于“普特会”,欧洲尽显焦虑与无力
美媒:俄潜艇扩充计划将成美国“真正挑战”
科特迪瓦举行独立日阅兵典礼
面对美国关税大棒,日印领导人发声
巴西就美加征关税向世贸组织提请磋商
缅甸勃固省的大象营地
伊朗副外长:可限制核活动,但绝不停止铀浓缩
特朗普准备单见普京 泽连斯基:这公平吗
研究推断洛杉矶野火实际致死人数多于发布数字
中欧班列“东通道”今年累计通行班列超3000列
普京与金正恩通电话
“夺回首都”,特朗普要对流浪汉“下手”了
半岛电视台记者团队遭以军袭击 5人死亡
美俄领导人将于8月15日在美国阿拉斯加州会晤
世卫组织:加沙民众陷入饥饿和疾病 国际社会应持续提供人道援助
中国代表驳斥美方在巴拿马运河问题上对中国无理指责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巡礼
2025第二十七届哈尔滨国际车展开幕
新时代人民军队军旗体系
2025年国际粮食减损大会观察
7月快递发展指数同比提升5.2% 以旧换新政策为市场带来增量
我国首次完成载人月球探测任务揽月月面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
沪渝蓉高铁跨京杭运河斜拉桥主塔封顶
山西上半年非常规天然气产量创新高
新疆独库公路正值旅游旺季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举办全运会主题击剑表演赛
邂逅香港原创粤语音乐剧的多元文化之美
成都世运会 | 诞生首金的徒步定向,为啥像一场“闭卷考”?
民族舞剧《红楼梦》亮相香港
台湾青年在闽研学追寻历史文脉与创新热土
产业深观察|中国创新药: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 不断增强的全球竞争力
夏季空调这样用,省电还省心!
“购在中国”激活消费新引擎
“千年本草”中药新质生产力行动在京启动
未来城市更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最高法发布人民法院依法严惩医保骗保犯罪典型案例
护工骑手受伤谁买单 劳务关系赔偿有规则
公安部印发实施《关于依法打击知识产权犯罪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美最高法院为特朗普拆解教育部开绿灯
2024年吉林法院依法惩处毒品犯罪分子478人
道地药材连起“生态美”与“百姓富” 中药材乡村振兴示范行动走进隆回
一颗老汉瓜里的新疆故事:从 “带不出新疆” 到 “香飘千万家”
宁夏银川:“农光互补”助力绿色发展
一产“焕新”:黑土地上 田间满满硬科技
山东枣庄:甜蜜水果赋能乡村振兴
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是何关系
你不知道的真相
中国古代十大“情书”
榜下捉婿的由来
“一日三餐”的来历
前沿科技 查看更多>>
走近全球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 海浪变身“移动充电宝”
氢锂双引擎延伸工业无人机航线
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体验“机”智生活!
“所有试验都是为了确保登月航天员的安全着陆和返回”
低空经济发展需要科技的强大支撑
健康生活 查看更多>>
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我解锁了47号智能助手2.0
AI眼镜,可以戴上的“随身视界”
掌握核心技术,中国航天迈上新高度
北京首家机器人主题餐厅来了!记者实探“色香味”
科技政策“瘦身强体”释放制度“红利”
实用技术 查看更多>>
人形机器人:从“跑起来”到“用得上”还要多久?
科学与健康丨帮助作物“优生优育”!首台全流程智能育种机器人来了
走近“脑机接口”,探秘如何“心想事成”
七部门: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在这家AI体验馆看见未来养老“科技范”
科普博览 查看更多>>
智能机器人的八大应用场景
算力互联里的“破立”之法
机器人时代正加速到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举行
遏制健康领域“伪科普”生存空间
我科学家借陨石揭秘月球“婴儿期”
博物馆不眠夜:上博古埃及文明大展开启168小时嘉年华
北京:“古都之脊”绽新彩 老城发展添活力
内蒙古扎赉特旗:多彩农牧民那达慕
这才叫国潮·一方文创千年墨痕化烛台:当《寒切帖》照进生活
“经纬华章——清代、民国织绣艺术品专场”展览在京启幕
AI时代,当少年与诗词相遇——从“词穷”到“开口皆诗词,出口即成章”
多所高校宣布延长研究生学制
高等教育择校新风向:考生为何青睐广东新设大学?
聚智赋能 共绘未来教育新图景 第十六届新华网教育论坛智慧教育展报名启动
求学圆梦行动帮助240多万农民工实现学历与能力提升
从边缘球员到女篮国手,罗欣棫的进阶之路
十五运会女篮资格赛:一边倒、两连胜
成都世运会|蹦床冠军“姐妹花”:在成都感受“4D环绕”般的支持
成都世运会 | 诞生首金的徒步定向,为啥像一场“闭卷考”?
男足金球奖候选名单揭晓 “大巴黎”九人入围
《四库全书》里的鄱阳
洛阳市老城区委书记调研“人间烟火气、消费在老城”活动开展情况
内蒙古阿尔山:多彩文艺演出丰富市民夜生活
湖南桂东:“凉资源”催生“热文旅”
暑热高温催生文旅新“夜”态